字好书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时间: 2025-05-07 23:39:40

诗句

汉陂高兴自飘飘,何必天台渡石桥。

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

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采僚。

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40

原文展示

汉陂高兴自飘飘,何必天台渡石桥。
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
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采僚。
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白话文翻译

汉陂的高兴之情自然而然地涌起,何必去天台山上渡过那座石桥呢?
潭边的药灵多得像是饵菊,林间的诗意也正好伴随着书蕉的影子。
我勤于歌唱,佩戴兰花,以招引隐士,懒于世俗的尘缨,去追逐那些采花的同伴。
有位客人和我有赤松的盟约在心,异时的猿鹤却不会因此而感到遥远。

注释

  • 汉陂:指汉水边的水域,这里象征着一种心境的开阔与自然的美好。
  • 天台:天台山,著名的道教胜地,象征着修道与超脱。
  • 药灵:可能指采药的人,象征着隐士的生活。
  • 兰佩:兰花的佩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尘缨:指世俗的纷扰与名利。
  • 赤松:赤松是道教中的一个隐士,象征着隐逸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倡导为民服务和忧国忧民的精神。范仲淹的诗词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范仲淹在终南山监宫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隐逸图。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然。首句“汉陂高兴自飘飘”开篇便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洒脱,接着用“何必天台渡石桥”来反衬不必追求远方的名山大川,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描绘了潭边药草的芬芳与树林中的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采僚”则进一步强化了他的隐逸情怀,诗人选择歌唱和自然为伴,拒绝俗世的纷扰与名利。最后两句“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暗示了即使身处异地,心灵的契约依然紧密相连。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运用自然景象、隐士情怀等元素,勾勒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洒脱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陂高兴自飘飘:自然的快乐在心中自由流淌,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
  2. 何必天台渡石桥:不需要去远方的名胜,意味着内心的安宁与自足。
  3. 潭上药灵多饵菊:潭水边的药草盛开,暗示了自然的丰饶。
  4. 林间诗逸半书蕉:树林中诗意盎然,书香气息弥漫。
  5. 勤歌兰佩招逋隐:通过歌唱和佩戴兰花招引隐士,展现出积极的交友态度。
  6. 懒事尘缨逐采僚:对世俗名利的懒散态度,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客有赤松盟约在: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与约定。
  8. 异时猿鹤不相辽:即便身处不同的时空,心灵的契约依然无远弗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心境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勤歌兰佩”与“懒事尘缨”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心态的不同。
  • 象征:如“兰佩”象征高洁品格,“赤松”象征隐逸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诗人的高洁品格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陂:象征自由与快乐的心境。
  • 天台:象征追求高远理想与超脱的志向。
  • 药灵与饵菊: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丰盈。
  • 兰佩:象征高洁品格的追求。
  • 赤松:象征隐士情怀与友谊的契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陂”是指: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片水域
    • D. 一个城市
  2. 诗人选择不去“天台渡石桥”的原因是:

    • A. 因为天气不好
    • B. 对自然的满足
    • C. 忙于工作
    • D. 追求名利
  3. “懒事尘缨逐采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热爱工作
    • B. 对世俗的厌倦
    • C. 对采花的喜爱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 vs 王维《鹿柴》
    • 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范仲淹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表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净沙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山坡羊·失题 山坡羊·冬日写怀 水仙子·嘲楚仪 【正宫】醉太平_题情离情厮 【南吕】一枝花_合筝酒酣春 【越调】柳营曲 【中吕】红绣鞋_竹衫儿并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悔之不及 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严然 包含窑的词语有哪些 跅幪不羁 家无儋石 同字框的字 回寒倒冷 米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民脂民膏 整扮 破家败产 守株 至字旁的字 紧行无好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