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26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门外烟岚紫阁横,
九衢风土更何情。
篱边醉傲渊明饮,
陇上歌随桀溺耕。
三乐放怀千古重,
万锺回首一毫轻。
鹏鹪共适逍遥理,
谁复人间问不平。
在门外,烟雾缭绕,紫色的山阁横亘在眼前,
九条大路的风土人情又有何种情感?
篱笆边,我醉酒而傲然,像渊明那样饮酒,
田埂上,歌声随桀溺的耕作而起。
三种快乐放怀千古的厚重,
万锺回顾,却觉得一毫的轻微。
鹏鸟和鹪鹩共同享受逍遥的道理,
又有谁在世间再去问那不平之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及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是“宋明理学”的早期代表之一。范仲淹的诗词多反映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范仲淹在任知府期间,与友人孙学士的交流中,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借景抒怀,展现了其孤高的思想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门外烟岚紫阁横”描绘出一幅幽美的山水画面,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九衢风土更何情”则引发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反思,似乎在质疑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渊明的饮酒与耕作,表达出一种洒脱与超脱的态度,显示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万锺回首一毫轻”则是对财富和功名的看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更深层次的追求。最后两句“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更是升华了主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对社会纷扰的超然态度。这种理想化的生活观念与个人的哲学思考,赋予了整首诗一种深刻而悠远的意境。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财富与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世事纷扰的超然。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哲学,也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背景。
诗中提到的“九衢”指的是什么?
a. 山水
b. 城市的主要道路
c. 农田
d. 湖泊
“鹏鹪共适逍遥理”中,鹏鸟与鹪鹩象征了什么?
a. 财富与贫穷
b. 高飞与低徘徊
c. 和谐与冲突
d. 友情与爱情
诗中提到的“万锺回首一毫轻”意在表达什么观点?
a. 财富的重要性
b. 对生活的无所谓
c. 追求名利
d. 对过往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