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5:27
足随意以行,目惟心所视。
若必待使之,动行即相戾。
是故造自然,斯为理之至。
脚步随心意而行,目光只看心中所想。
如果非得依赖他人,那行动就会相互抵触。
因此,造就自然,才是道理的极致。
李若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自然和心灵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本诗创作于宋代,那时社会动荡,士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愈发深入。李若川的诗歌反映了对自我内心的探索,提倡顺应自然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韵杂咏七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李若川对心灵自由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开篇以“足随意以行,目惟心所视”点明了人与自然、内心的关系,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性和内在的真实感受。诗中提到若依赖外部的力量,便会导致行动上的冲突,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我独立性的追求。
李若川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与因果关系的揭示,呼吁人们回归内心,尊重自然的法则。诗的结尾“是故造自然,斯为理之至”则升华了主题,指出真正的道理在于顺应自然法则,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清晰而深邃,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蕴含了哲理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与自在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应追求内心的自由,尊重自然法则,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
诗中“足随意以行”意指什么?
A. 跟随他人
B. 自由行动
C. 停止不前
答案:B
诗中提到“若必待使之”,意在表达什么?
A. 依赖他人
B. 独立自主
C. 追求自由
答案:A
“造自然”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创造美好生活
B. 顺应自然法则
C. 追求名利
答案:B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及时行乐与自然的豪放,而李若川则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契合,展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