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3
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
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
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
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
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
岸远望不远,归思随长川。
客人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感觉像是经历了很多年。白天漫长,空荡荡的馆舍显得寂静,古老的树木在云雾间隐约可见。我一生对道理的理解很肤浅,无法超脱世俗的羁绊。想到这片小小的土地,忧愁时常萦绕心头。今晨,我生起幽幽的兴致,停在沙岸上等候归船。岸边的景色虽然看似遥远,但归家的思绪却随着长长的河流涌动。
李若川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这首诗是在诗人居住的地方,感受到时光流逝与思乡之情的交织中写成的,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忧愁。
《理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首联“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接着“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寂静环境,古老的树木与缭绕的云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孤寂的氛围。
中间几句“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自我反省,感受到道理的肤浅与世俗的羁绊。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内心的忧虑,“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这让人感到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沉重。
最后两句“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尽管有忧愁,但在自然的触动下,诗人也萌生出一些幽远的兴致,表露出一种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理解。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内心情感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反映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个人情感交融的状态。
诗人感到自己在异乡的时间是:
A. 一周
B. 一个多月
C. 三个月
D. 一年
诗中提到“古木参云烟”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好
B. 孤独与思考
C. 诗人的忧愁
D. 对未来的展望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怀念
可以将《理舟》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情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绘,但《理舟》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送元二使安西》则展现了离别的哀伤与壮志。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若川的《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