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43
作者: 陈尧咨 〔宋代〕
幽居正想沧霞客,
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
飞下岩前一株柏。
我孤独地居住在这里,想着那遥远的沧霞客(游人),
夜深人静,寒冷的月光照射下,露珠滴落。
一只孤鹤在千年的岁月中发出两三声叫声,
它飞下岩前,停在一株柏树上。
“独鹤”常被用来比喻孤独高洁的志向,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尧咨,字季重,号白石,南宋人,隐居于山林,热爱自然,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表现高洁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夜深人静时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孤独的深刻理解。开篇的“幽居”二字,点明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带有一丝清幽与孤寂。接着,诗人通过“正想沧霞客”表达了对外面世界的思考,沧霞客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诗人却被孤独的环境所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夜久月寒珠露滴”一句,描绘了深夜寒冷的场景,露珠的凝聚与滴落,生动展现了夜的静谧与清冷,给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感觉。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千年独鹤”一语,既是诗人对孤独的认同,也暗示了长久以来对高洁理想的追求,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长寿与高洁,诗人通过独鹤来映射自己内心的孤高与清白。最后一句“飞下岩前一株柏”,则是对自然的礼赞,柏树象征着坚韧与永恒,诗人在此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幽远,如同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充满了哲理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存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的“沧霞客”指的是什么?
A. 游客
B. 诗人
C. 动物
“千年独鹤”象征什么?
A. 孤独与高洁
B. 快乐与自由
C. 生活与事业
诗中的环境描写主要通过什么手法表现?
A. 拟人
B. 比喻
C. 细致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