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41
十里青溪半藕花,
亭台相向夕阳斜。
小姑不解伤心事,
夜夜月明来浣纱。
这首诗描绘了青溪边的美丽景色:十里长的溪水旁,半边盛开的藕花在微风中摇曳;对面是亭台,夕阳西下,光线斜斜洒落。小姑子却不明白心中的忧伤,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她每天都在溪水边洗纱。
李敬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青溪曲》创作于清代,诗中描绘的青溪和藕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诗人被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所触动而作。
《青溪曲》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恬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描绘的“十里青溪”和“半藕花”,营造出一种清新优雅的氛围,令人如沐春风。诗人通过“亭台相向夕阳斜”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一方水乡,感受到夕阳的温暖和宁静。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引入了“伤心事”的情感。小姑子在这样的美景中却不懂得心中所感的忧伤,似乎与周围的优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月光下浣纱,虽然是在做日常的琐事,却也隐含着一种深沉的情感。此处,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交融,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之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为考究,青溪、藕花、亭台、月光等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意境。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色形成了共鸣,表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小姑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思考。诗人在美丽的背景下,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青溪曲》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敬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十里青溪半藕花”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美丽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小姑在月光下做什么?
A. 游泳
B. 洗纱
C. 唱歌
D. 画画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青溪曲》的美丽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