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锦石岩

《锦石岩》

时间: 2025-05-10 03:38:29

诗句

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

女娲五色石,虞舜千年山。

地閟仙凡界,天开梦觉关。

凌风醉明月,宾主欲忘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38:29

原文展示

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
女娲五色石,虞舜千年山。
地閟仙凡界,天开梦觉关。
凌风醉明月,宾主欲忘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水流尽后,岩石崖壁显露出来,红色的丹霞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留下的痕迹,与虞舜所统治的千年古山相互辉映。天地之间隔绝了仙凡的界限,梦中开启了觉醒的门户。诗人站在清风明月之下,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宾客之间的欢聚让人忘却了归去的时刻。

注释

  • 水尽:水流干尽,露出岩石。
  • 岩崖:指高耸的岩石悬崖。
  • 丹霞:指红色的岩石,常见于特定的地质形态。
  • 碧汉:碧蓝的天空,常用来形容晴朗的天气。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传说她用五色石补天。
  • 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
  • 地閟:地的门,指仙凡之间的界限。
  • 凌风:迎着风,形容一种洒脱的状态。
  • 醉明月:沉醉于明亮的月光中。

典故解析

  • 女娲:女娲补天的故事见于《山海经》,传说她用五色石补天,象征着创造和修复。
  • 虞舜:虞舜是中国古代的圣君,以德治国,代表了理想中的君主形象。
  • 仙凡界:在道教文化中,仙界与凡界是两个不同的存在,诗中强调了两者的界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伦以谅,明代诗人,较少被记载,作品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追寻。

创作背景

《锦石岩》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名山大川时的所感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人文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锦石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诗的开头“水尽岩崖见”,以水的流逝引入景物的显现,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美丽。接着提到“丹霞碧汉间”,通过色彩的对比,构建出一种明快而生动的画面。

而“女娲五色石,虞舜千年山”的句子则将神话与历史融入景中,传达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思考。接下来的“地閟仙凡界,天开梦觉关”更是提升了主题的哲理性,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与灵性之间的探索和追求。最后一句“凌风醉明月,宾主欲忘还”既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陶醉的心境,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达到了诗意的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尽岩崖见:水流干尽,露出岩石的崖壁,暗示自然的变化与壮观。
  2. 丹霞碧汉间:红色的岩石与碧蓝的天空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视觉美感。
  3. 女娲五色石:提到女娲与五色石,引入神话元素,表示自然界的神秘与人类的传说。
  4. 虞舜千年山:虞舜的古山象征着历史与人文的厚重,传递出文化的积淀。
  5. 地閟仙凡界:地与天的隔断,象征人间与神仙之间的界限,突出主题的哲理性。
  6. 天开梦觉关:梦的觉醒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暗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7. 凌风醉明月:感受到自然的美妙,表达诗人心灵的愉悦与自由。
  8. 宾主欲忘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忘却归去,体现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构成丰富的意象。
  • 对仗:如“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形成了整齐的韵律。
  • 拟人:通过“凌风醉明月”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流动。
  • 岩崖:象征坚韧与稳定。
  • 丹霞:象征美丽与变幻。
  • 碧汉:象征广阔与自由。
  • 女娲:象征创造与修复。
  • 虞舜:象征理想与德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石岩》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女娲”是用什么补天的?

    • A. 五色石
    • B. 七彩石
    • C. 金银石
    • D. 碧玉石
  3. “凌风醉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陶醉与自由
    • C. 紧张
    • D. 疲惫

答案

  1. C. 明代
  2. A. 五色石
  3. B. 陶醉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锦石岩》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登高》通过高处的视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而《锦石岩》则体现了一种超然与愉悦的心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风格与赏析方法。
  • 《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提供古代诗歌的背景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写神丘照堂 赠饶仲信静镜 再和二首 再和二首 雨后观新荷 雁荡灵岩 谢朱汀守惠古风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方万计 专权跋扈 塞开头的成语 游山逛水 晩膳 神领意造 狎习 矛字旁的字 积非习贯 包含视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冠子 包含敦的成语 乌几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尾生丧身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