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22
桐春华,竹秋霏,苍梧云深人未归。
乌八九子恣飞啄,夜半饱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雏,肠空羽毛薄。
为言增击勿作遥,吹参差兮共飘飘。
在梧桐树下,春天的花朵盛开;在竹林中,秋天的细雨飘洒。苍梧山的云雾深沉,归来的人还没有回到家。乌鸦的幼鸟在天空中尽情飞翔、啄食,夜深时分,它们在月下尽情鸣叫。那只引导孤雏的鸑鷟,肠子空虚,羽毛稀薄。说是为了增加击打的力度,别再遥远地吹奏,让音乐在空中飘荡。
洪咨夔(1093-1151),字际云,号凌云,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擅长古体诗而闻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凤引雏》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鸟类行为,反映了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鸟类的活动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秋交替时的景象,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孤独与归属的主题。开篇的“桐春华,竹秋霏”便设置了一个春夏交替的场景,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然而,接下来的“苍梧云深人未归”则将读者拉回现实,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未归的惆怅。诗中乌鸦的幼鸟恣意飞翔、夜半啼鸣,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但同样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最后,鸑鷟引孤雏的意象,不仅表现了对生命的关怀,也引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鸟类行为,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归属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诗中“桐春华,竹秋霏”描绘了哪些季节的景象?
“乌八九子”指的是什么?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凤引雏》在孤独与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都反映了对归属与人事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