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06
投老唯公最故人,相寻长恨隔城闉。
百年俯依随薪尽,画手空传净戒身。
这首诗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情怀念和遗憾。作者感叹自己年老时,只有与公(即朋友)相伴,然而相见却因城墙而被隔开。百年光阴匆匆而过,虽然身体已衰老,但心中对友谊的牵挂仍未消散,犹如燃尽最后一把柴火,仍希望将自己的净心传递给朋友。
“投老”常用来形容人到老年,生活的孤独与无奈;“隔城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难以相见的情感,“百年”则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画手空传”则与佛教中的“戒”有关,表明追求内心的净化与超脱。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榭园,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或许反映了他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遗憾的情愫,深刻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长干释普济坐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哲思。诗的开头以“投老唯公最故人”引出主题,直击人心,表达了作者在年老时对友谊的渴望和感伤。接下来,诗人用“长恨隔城闉”的意象,生动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展现了友谊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百年俯依随薪尽,画手空传净戒身”,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结合在一起,带有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个诗篇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诗人情怀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友谊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慨展开,传达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投老”指的是哪种状态?
“百年俯依随薪尽”中,“薪尽”有什么寓意?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