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赏菊四首

《赏菊四首》

时间: 2025-05-02 10:47:17

诗句

菊花肯为别人黄,长怨先生不断肠。

两鬓尽凋无地插,一杯细嚼入神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7:17

原文展示:

菊花肯为别人黄,长怨先生不断肠。
两鬓尽凋无地插,一杯细嚼入神香。

白话文翻译:

这朵菊花愿意为他人而凋谢,长久以来怨恨那位老师让人心生不快。我的鬓发已经全然凋零,没地方再插花了,但我一杯酒细细品味,仍能感受到那菊花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菊花肯为别人黄:菊花愿意为别人而凋谢,表达菊花的无私与奉献。
  • 长怨先生不断肠:长久以来对老师的怨恨,意指对老师不满的感情。
  • 两鬓尽凋无地插:鬓角的头发已经全白,没地方再插花,象征年老和失去青春。
  • 一杯细嚼入神香:一杯好酒,慢慢品味,仍能体会到那菊花的香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菊花”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菊花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青春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赏菊四首》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用菊花的凋零隐喻自己青春的逝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首句提到菊花愿意为他人而凋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无私奉献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鬓发渐白,无处插花,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而最后一句“一杯细嚼入神香”,则是诗人通过品酒来品味人生,尽管岁月流逝,但仍能在细品中感受到生命的芬芳。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又有对生活美好的体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花肯为别人黄:即使菊花愿意为他人而凋谢,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2. 长怨先生不断肠:诗人对老师的怨恨,反映出对教育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纠葛。
  3. 两鬓尽凋无地插:象征年华已逝,无法再年轻,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一杯细嚼入神香:表达通过品酒来感知生活的美好,尽管经历了沧桑。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借此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前后句构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思考,透过菊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鬓发:象征年华的流逝。
  • :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菊花肯为别人黄”表达了什么? A. 菊花的自私
    B. 菊花的无私
    C. 菊花的美丽
    D. 菊花的凋谢

  2. “两鬓尽凋无地插”中的“无地插”指的是什么?
    A. 没地方放花
    B. 没地方插头发
    C. 没地方再年轻
    D. 没地方再喝酒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赏菊四首》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伤,而陶渊明则体现更加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及研究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明妃出塞卷子 下第后作 题钱塘送别图 重游龙泉寺 社友小集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一 锦园晚雨 江心长句 见王兼叔上舍寿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叫的词语有哪些 心精手巧 三沐三薰 毛葫芦军 缶字旁的字 反攻倒算 蕃乐 包含爵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顺水推船 正本澄源 啼饥号寒 童子团 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鸥鸟不下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