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19
周郎昨赞元戎幕,夜眺秦川登剑阁。
函关不用一丸泥,谈笑生风扫河洛。
君王尺一唤渠回,贮之凤阁与鸾台。
不赞元戎赞丞相,笔补造化裨盐梅。
龙媒志在横八极,天闲玉鞯羁不得。
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
一览亭前山月明,志功堂下大江横。
前称公瑾后元吉,君家世有千人英。
公瑾小乔在何许,元吉小蛮花解语。
看君一箭落胡星,如皋一笑倾人城。
金印如斗带万钉,何人为作燕然铭。
周郎曾在此赞美元戎的幕府,昨夜我在剑阁上远眺秦川。
函关不需要一颗泥丸,轻松谈笑中把河洛扫荡。
君王只需一尺的召唤,便可贮藏于凤阁与鸾台之间。
不止赞美元戎,还赞丞相,笔墨中补充着造化的盐梅。
龙媒的志向要横贯八极,天闲之中玉鞯难以羁绊。
再挥动着白羽,戴上纶巾,我去武昌寻访赤壁。
在亭前一览明月,志功堂下大江奔流。
称公瑾的前面是元吉,君家世代英才辈出。
公瑾和小乔如今何处,元吉与小蛮在此细语。
看你一箭射落胡星,如皋一笑倾倒人城。
金印如斗,带着万钉,谁为此作燕然的铭文?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尤其以诗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游历湖北时,寄情于周元吉的志功堂,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与思考。
杨万里的《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英雄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周郎与元戎的对比,展示了历史变迁中英雄人物的风采与荣耀。开篇提及周郎的赞美,突出历史人物的伟大,接着以夜景描绘秦川的壮阔,展现诗人广阔的胸襟与视野。
诗中多次提及“凤阁”、“鸾台”,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建筑,更象征了理想与追求的高远。通过“谈笑生风扫河洛”的描写,诗人挖掘了历史人物之间的情谊与豪情,表现了对他们的敬仰。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君王尺一唤渠回”,强调了君主的权威和影响力,随即又转向丞相的智慧,表现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与期待。诗中还提到“龙媒志在横八极”,体现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以“金印如斗带万钉”作结,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铭记与珍视,意在呼唤后人对历史的反思与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杨万里超凡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历史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英雄理想与个人情感的探索,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周郎在诗中赞美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凤阁与鸾台”代表什么?
“金印如斗带万钉”中“金印”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