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36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龙断欲何为。
你现在出仕的时间有些晚了,家人不要怨恨与你的离别。
学习必须等到官事处理完毕,清白与否世人都在关注。
争取进步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福祉,面对百姓就如同母亲的慈爱。
征收税款又怎么能避免呢?龙的断裂又有什么用处呢?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此诗写于杨万里送别一位年轻的公子去安仁任职的场景,表达了对其前途的期许与对其家庭的安慰,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复杂的思考。诗中强调学习与官务处理的关系,体现了杨万里对清白官员的期望。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送别诗,诗中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年轻公子的寄托与期望。全诗通过对“出仕”的反思,揭示了仕途的艰辛与复杂,尤其是在官场上清白与廉洁的重要性。
第一句“汝仕今差晚”直接点出公子的出仕时间,暗示着他在官场上的不易。接下来,诗人劝诫家人不要怨恨离别,体现了对家庭情感的理解与宽容。此处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学须官事了”句中提醒公子,学习与处理官务是密不可分的,正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员素质的要求。此外,诗中提到的“廉忌世人知”又进一步强调了清白的重要,有助于树立公子的形象。通过“争进非身福”一语,诗人表达了对个人利益与百姓福祉的思考,强调作为官员应以民为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诗句“关征岂得已,龙断欲何为”则以龙作为象征,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带有一种无奈与反思的情感。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公子未来的美好祝愿,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想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公子出仕的期待与对家庭情感的关怀,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责任,强调了清白与对民众的关爱,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汝仕今差晚”意为:
诗人劝诫公子学习的重要性是:
“争进非身福”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