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横州闻孙都阃震与宋长官下棋舟待水手不至戏柬二首 其二

《横州闻孙都阃震与宋长官下棋舟待水手不至戏柬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9 15:54:52

诗句

提兵此日驻江千,西贼悬知胆已寒。

守备为言骁将在,戎机莫作昔年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5:54:52

原文展示

提兵此日驻江千,
西贼悬知胆已寒。
守备为言骁将在,
戎机莫作昔年看。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带兵驻守在江边,
西方的敌人已经知道我们的胆怯。
守备官说我们的将领都很骁勇,
但战争的局势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视。

注释

字词注释:

  • 提兵:指带兵;提,带领之意。
  • :驻扎、停留。
  • 西贼:指西方的敌人,古时常用“贼”指代侵略者。
  • 胆寒:形容害怕或恐惧。
  • 守备:指军队的防守和驻守。
  • 骁将:指勇猛的将领。
  • 戎机:军事的机动和策略。
  • 莫作:不要做。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贼”暗示着当时战争的背景,可能指的是明代面对的外敌威胁。
  • “昔年”可能指代以往的战争经历,暗示对以往轻敌的警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符锡,明代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作多以表现军事与国事为主题,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士兵的关切。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战时,诗人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士兵的艰辛,借此表达对敌人的警惕和对将领的希望,意在鼓励士兵要有信心,不能轻视敌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时将士的情感与思考。诗人以“提兵”开篇,直接引入战争的主题,显示出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接下来的“西贼悬知胆已寒”,不仅展示了敌人的威胁,也反映出士兵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守备为言骁将在”一句,诗人转向对将领的期待,虽然敌人强大,但依然寄希望于将领的勇猛。最后一句“戎机莫作昔年看”则是对曾经轻敌的警示,提醒大家应以更加严谨的态度面对战争。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刻,将士的勇气与敌人的威胁交织,展现出战争的复杂性与严酷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提兵此日驻江千:今天我带着千名战士驻守在江边,表现了战争的来临和士兵的集结。
  • 西贼悬知胆已寒:敌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恐惧,体现出敌我之间的心理战。
  • 守备为言骁将在:守备者对将领的勇猛表示认可,给士兵带来信心。
  • 戎机莫作昔年看:警示大家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轻视敌人,强调对敌人要有足够的警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称为“西贼”,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对敌人的敌意。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战争的主题,表达了对敌人的警惕和对将领的期待,强调了在战争中保持警觉和信心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边境和防线,代表着战争的前线。
  • 西贼:象征着敌人,反映出国家的危机。
  • 将领:代表着希望和勇气,体现出对胜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西贼”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敌人?

    • A. 东方
    • B. 西方
    • C. 南方
    • D. 北方
  2. “守备为言骁将在”中“骁将”指的是什么?

    • A. 勇猛的将领
    • B. 胆小的士兵
    • C. 懦弱的指挥官
    • D. 聪明的谋士
  3. 诗中提到“戎机莫作昔年看”中的“昔年”指代什么?

    • A. 过去的胜利
    • B. 过去的失败
    • C. 以前的战争
    • D. 以前的和平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符锡的《横州闻孙都阃震与宋长官下棋舟待水手不至戏柬二首》更侧重于战争的紧迫感与士兵的情感,而杜甫的作品则更为深刻地反映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 其二 阻风入长芦寺 送王郎 宿钱塘尉廨 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送彦孚主簿 六月十七日昼寝 和凉轩二首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靥 一片至诚 飞遁鸣高 月字旁的字 杀身出生 目瞪口噤 千辛万苦 病字头的字 歺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闪粉 只竟 盖面 磕牙料嘴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