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29
杂兴
作者: 张镃 (宋代)
龙泉伴太阿,潜伏如几秋。
光气不容揜,夜夜冲斗牛。
一朝堀青苔,双龙获兼收。
拭以华阴上,百神见之愁。
若使无张雷,恐非剑所羞。
全诗翻译:
龙泉剑伴随着太阿剑,隐匿在深秋的气息中。
光芒与气息无法遮掩,夜夜冲击着斗牛星。
有一天挖掘出青苔,双龙的剑势得以兼收。
在华阴山上擦拭,百神对此感到忧愁。
如果没有张雷的存在,恐怕这剑也不会显得羞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亨,号公度,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名剑和自然景象,表达对英雄气概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不平的思考。
《杂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剑的崇敬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提到“龙泉”和“太阿”,象征着忠诚与英勇的精神,而“潜伏如几秋”则暗示着这些精神的隐匿与低调。接着,诗人通过“光气不容揜,夜夜冲斗牛”表达了理想与光辉无法被遮掩的道理,尽管外界环境艰难,内心的追求依然坚定。
第三联“一朝堀青苔,双龙获兼收”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象征着经过努力后所获得的成就。最后两句“若使无张雷,恐非剑所羞”,则表达了即便拥有名剑,也需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去支撑其价值。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力量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力量的探索,强调内在精神的价值与外在名利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和英雄气概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杂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镃
C. 杜甫
“龙泉伴太阿”中提到的“太阿”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把剑
C. 一座山
“百神见之愁”中的“百神”指的是什么?
A. 众多的神明
B. 人类
C. 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