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思儿令

《相思儿令》

时间: 2025-05-03 23:50:13

诗句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

更何妨、檀板新声。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13

相思儿令

作者: 晏殊 〔宋代〕

原文展示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白话文翻译

昨天听说春天的消息,湖面上波光粼粼,平静如镜。
无奈那围绕堤岸的芳草,还是在旧的痕迹上生长。
不如借着美酒尽情畅饮,何妨随着新的乐声来一曲呢?
是谁让那千丝万缕的杨柳,牵扯着人间的情感呢?

注释

  • 探春:指春天的到来。
  • 瑶觥:美酒的饮器,这里指美酒。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伴奏,象征欢快的音乐。
  • 杨柳千丝:形容杨柳的柔软与细长,象征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字同叔,号慎独,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词风清丽婉约,极具个人风格,常表现柔情与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天,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相思儿令》是晏殊对春天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开头通过“昨日探春消息”引出春天的主题,湖水的平静与芳草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往事的沉重。作者似乎在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实中却无奈于时光的流逝。

“有酒且醉瑶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有伤感,但也希望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快乐。结尾提到的“杨柳千丝”则引发了对人情的思考,这种情感的牵绊如同杨柳的柔丝般细腻而又复杂。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饮酒的场景以及对人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深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日探春消息”:引入春天的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 “湖上绿波平”:描绘湖面的宁静,象征内心的平和。
    •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
    • “有酒且醉瑶觥”:提倡及时行乐,借酒消愁。
    • “更何妨檀板新声”:乐于与友人共度欢乐时光。
    •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千丝”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拟人:将春天与人情进行关联,使情感更加鲜活。
    • 对仗:如“有酒且醉瑶觥”与“更何妨檀板新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芳草:代表过去的回忆与对往事的眷恋。
  • :象征享乐与逃避现实的方式。
  • 杨柳:象征情感的牵绊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美酒的饮器
    C. 一种花卉

  2. “杨柳千丝”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C. 酒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晏殊的《相思儿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思考,但晏殊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而李清照则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入了更多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惜黄花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笺经南隩烟云楼 同秩庭饮临江楼 都门送刘芳玖之官蜀中 秋日早发尉氏县 宿焦山绿雪庵 玩鸥亭 思慕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奢 卬卬 柔开头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累诫不戒 三白酒 磊磊落落 管见所及 貝字旁的字 土蛆 人心汹汹 示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包含桡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拱肩缩背 杨花心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