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21
作者: 晏殊 〔宋代〕
越娥红泪泣朝云。
越梅从此学妖颦。
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
特染妍华赠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
朱颜不掩天真。
何时驿使西归,
寄与相思客,一枝新。
报道江南别样春。
越国的美人因红梅而流泪,感伤朝云的美丽。
越梅从此也学会了娇媚的姿态。
腊月初头,庾岭的梅花繁盛绽放,
特意将这妍丽的花色赠予世人。
前溪昨夜积雪深厚,
她那红润的面庞依然掩饰不住天真的神情。
何时驿使西归,
能寄给思念的人一枝新梅?
传报江南的春天别有一番风味。
该诗中提及的“越娥”与“越梅”象征着美丽与优雅,结合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与越国文化的典雅。诗中提到的“江南春”则反映了南方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介绍: 晏殊,字子容,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脱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瑞鹧鸪(咏红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与美丽。诗的开头以“越娥红泪泣朝云”引入,极有画面感,仿佛看到美人在晨曦中流下红泪,既展现了梅花的娇艳,又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脆弱的惋惜。接着,诗人用“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描绘梅花盛开的时节,赋予梅花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借此表达了对冬季梅花的无尽赞美。
在描写中,诗人用“朱颜不掩天真”突出梅花的纯真与美丽,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怀。最后,诗中的“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更是将思念与时光结合,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寄托,同时也渴望分享梅花的美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细腻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寓意深刻,情感真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娥”指的是:
A. 梅花
B. 美女
C. 江南
D. 春天
诗中“腊月初头”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朱颜不掩天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骄傲
C. 纯真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