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秋亭

《高秋亭》

时间: 2025-05-06 19:15:01

诗句

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

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5:01

诗词名称: 高秋亭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日山中醉复醒,
径归回首愧山灵。
从今惜取观书眼,
长看天西万叠青。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我在山中喝酒,醉了又醒,
回程时不禁回首,心中愧疚于山中的灵气。
从今往后,我要珍惜看书的眼光,
长久地欣赏西天那万叠的青山。


注释:

  • 三日:三天,指在山中饮酒的时间。
  • 醉复醒:醉酒之后又清醒,表达一种放纵和清醒后的反思。
  • 径归:直接回家。
  • 愧山灵:愧疚于山的灵气,山有灵性,感到自愧不如。
  • 惜取:珍惜、爱护。
  • 观书眼:看书的眼光,指用心去看书。
  • 长看:长久地欣赏。
  • 天西:西方的天空。
  • 万叠青:重重叠叠的青山,形容山势的壮丽。

典故解析:

“山灵”一词常指山中神灵或自然精华,古人认为山水有灵气,能启迪人的智慧。在这里,诗人感到对自然的愧疚,暗示自己在享乐中忽视了对山水的敬畏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其诗风豪放,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高秋亭》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和国家衰弱,陆游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秋亭》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醉卧山中,醒来后对自然的反思,传达出对山水灵气的敬畏和对自身行为的自省。开篇“山中醉复醒”便是对饮酒放纵的直接描写,接着“径归回首愧山灵”则是从沉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感到愧疚。这里,山灵的意象,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与自责。

而后两句“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则表现出诗人将要珍惜读书的机会,长久地欣赏自然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令读者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日山中醉复醒:表现诗人醉酒后醒来的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
    • 径归回首愧山灵:回望山中,感到对自然的愧疚,体现对灵气的尊重。
    • 从今惜取观书眼:表达出诗人今后的态度,珍惜看书的眼光,强化读书的重要性。
    • 长看天西万叠青:展望未来,想要长久欣赏自然的美景,充满希望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灵气比作一种精神力量。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节奏感与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读书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自我省察。


意象分析:

  • 山灵:象征自然的灵气与智慧,暗示人应尊重自然。
  • 观书眼:代表对知识的追求与向往,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 万叠青:象征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醉复醒”指的是: A. 一直保持清醒
    B. 酒醉后又清醒
    C. 从未喝酒

  2. 诗人为什么感到“愧山灵”? A. 没有欣赏自然
    B. 在自然中饮酒
    C. 不懂得山的灵气

  3. “长看天西万叠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失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高秋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加强调对知识的珍视,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缑山置酒 清平乐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浪淘沙令 李长源 续小娘歌十首 其八 浣溪沙 赠玉峰魏文邦彦 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阙一不可 独来独往 云輟 石字旁的字 幽况 行尸坐肉 火字旁的字 孩童 金字旁的字 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手相忘 惨绿愁红 血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画地为狱 赤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