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6:26
江城子 同李五岳、周长卿、焦不害、茂潜饮亭亭馆
作者: 俞彦 〔明代〕
秦淮杨柳澹垂烟。雨余天。弄晴妍。行到画楼,十二锦屏联。人面桃花相映好,金粉地,艳阳年。曲拦幽径隐亭轩。肆芳筵。倚琼仙。最是殚人,心绪总堪怜。含恨含情低絮语,香冷后,月华前。
秦淮江边的杨柳轻轻垂下,烟雾缭绕。雨后天空明朗,阳光明媚。我走到那画楼前,十二扇锦屏相连。人面桃花映衬得多么美好,金粉铺成的地面在艳阳下闪耀。曲折的小径隐没在亭子轩廊中,芳香四溢的筵席上,倚靠着美丽的仙子。最让人感到伤感的是,心中思绪万千,难以自已。含着恨意和情愫,轻声细语,香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
本诗中提到的“人面桃花”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意指美丽的女子如同桃花般娇艳动人,传达了对美的赞美与渴望。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生于南京,深受秦淮文化影响。他的诗风多描绘江南水乡的柔美与人生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春雨后的清晨,诗人与友人相聚于秦淮河边的酒楼,共同欣赏美景,感受生活的欢愉与惆怅。
本诗描绘的场景极为细腻,意象丰富,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与婉约。开篇的“秦淮杨柳澹垂烟”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朦胧的美感之中,雨后初晴,适合游览的美好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在描写中不仅关注自然景色,还融入了人情的细腻,尤其是“人面桃花相映好”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曲拦幽径隐亭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淡淡的忧伤。“含恨含情低絮语”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景色优美,却难掩心中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情绪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悟。整体而言,诗歌在欢愉与惆怅之间游走,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细腻情感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人面桃花相映好”中,桃花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在哪个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