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17
江城子 其二
作者:王夫之
惊风淅沥渐无声。恰泠泠。早盈盈。
促拍悲丝转入凤笙清。唤醒梅花月下梦,看咫尺,有瑶京。
人闲何用久留情。晓风轻。晓烟晴。
流水斜阳莫惜玉山倾。解释消沈千种恨,明镜里,鬓丝横。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渐渐消失的情景,清晨的细雨恰似轻声在耳边响起,令人心头轻盈。悲伤的音调在清脆的笙声中愈加明显,唤醒了梅花下的梦境,梦中似乎看见了美丽的瑶京。人们为何还要在此长久停留感情呢?晨风轻轻吹拂,晨雾渐渐消散,流动的水在夕阳斜照下,似乎不再珍惜那倾斜的玉山。心中千般的怨恨都在解释中渐渐消失,映在明镜里的鬓发已经斑白。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湘云,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尤其擅长于抒情诗。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明末时期,王夫之身处乱世,情感复杂。诗中表现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江城子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开篇以“惊风淅沥渐无声”,描绘出风雨渐止的宁静,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平静。接着,诗人通过“促拍悲丝转入凤笙清”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笙声的清脆与悲哀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使在宁静中,心中依然有无法释怀的情绪。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唤醒了“梅花月下梦”,使人沉浸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瑶京的出现更是加深了理想的色彩,仿佛在呼唤着一种对生活的向往。然而,紧接着“人闲何用久留情”一句,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放下,似乎暗示着即便再美好的情感也难以逃脱时间的无情。
最后,诗人通过“流水斜阳莫惜玉山倾”和“明镜里,鬓丝横”两句,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流动的水与夕阳的景象令人感到无奈,而鬓丝的斑白则是岁月的真实写照。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情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爱情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瑶京”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生活
B. 现实的困扰
C. 时间的流逝
D. 爱情的悲伤
填空题: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__与__的深刻思考。
判断题:诗中“明镜里,鬓丝横”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