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其一

《句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0:54:57

诗句

一棹径穿花十里,满城无此好风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7

原文展示:

句 其一
一棹径穿花十里,满城无此好风光。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船顺着水路穿过十里花海,满城都没有这样美好的风光。

注释:

  • :指船桨,划船的工具。
  • :这里指水路或路径。
  • 穿:通过、经过。
  • 花十里:形容花开的景象,非常美丽,十里可见。
  • 满城无此:整座城市都没有这样美好的景色。
  • 风光:自然风景或景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十里花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德明,号惬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蕴含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可能在游览美丽的花海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因而产生灵感,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句 其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花海图。诗中“棹”字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船在水面上轻快划行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径穿花十里”,通过“径”字,强调了路径的悠长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赞美。后半句“满城无此好风光”,则将花海与城市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花海的独特与无与伦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美丽景色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动感,又有静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生活的美好期待。通过对比手法,诗人更是将自然的美丽与城市的喧嚣相对立,表达出一种对宁静和自然的渴望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棹径穿花十里:一只小船划过十里花海,描绘出船轻盈移动的景象,给人带来视觉与心灵的愉悦。
  2. 满城无此好风光:整座城市都没有这样的美景,突显了诗人对这一独特景观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前句描绘自然风光,后句则强调城市的普通,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花、船、水等自然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珍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游览与探索,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花十里: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满城:代表城市的喧嚣与繁忙,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自然风光的独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镃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一棹径穿花十里”中的“棹”字指的是什么? A. 船
    B. 船桨
    C. 花
    D. 水

  3. 诗中提到的花海有多远? A. 五里
    B. 十里
    C. 二十里
    D. 三十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镃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与人文的结合,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滁州 凉夜有怀(自此后诗并未应举时作) 春游二林寺 和元少尹新授官 十二时行孝文 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 杨家南亭 无可奈何歌 即事寄微之 花前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变躬迁席 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包含倒的词语有哪些 天无絶人之路 女字旁的字 转盼流光 包含记的成语 股灾 辵字旁的字 势人 双人旁的字 枕方寝绳 元恶未枭 烟云过眼 召回 椓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