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38
题严子陵钓台二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才得心安便是通,
乘龙非贵钓非穷。
那知碌碌樊鳞者,
尽在先生不钓中。
这首诗表达了内心的安宁就是通达的标志,骑龙并不代表高贵,钓鱼也并不意味着贫穷。谁能想到那些平凡的鱼儿,实际上全都蕴藏在您不钓的深处。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化繁荣的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哲理见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的哲学和自然的和谐,具有一定的道家思想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描绘严子陵的钓台时写的。严子陵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因其钓鱼而被许多后人敬仰。诗人通过描写钓鱼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简洁而深邃,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诗的前两句通过“心安”和“乘龙”这两个意象,传达了一种内心的自足和对外物的淡泊。乘龙象征着高贵与成功,但诗人却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通达,反而可能是对物质的盲目追求。接下来的“钓非穷”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用贫富来衡量,钓鱼的乐趣和隐士的生活方式同样富有深意。
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樊鳞者”的描述,揭示了世俗生活中那些碌碌无为的存在。尽管他们在忙碌追求中,却未必能收获真正的智慧与满足。诗人以“先生不钓”为结尾,暗示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往往隐藏在那些不被追求的领域,强调了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内心安宁与超然生活的追求,强调了高贵与穷困并不一定与内心的充实与否成正比,提醒人们反思真正的价值所在。
诗词测试:
诗中“乘龙”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诗中的“樊鳞者”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