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时间: 2025-04-27 08:48:36

诗句

秀出东平礼乐关,将车来览小南山。

西风承命双亲下,上国媒身九译閒。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不。

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36

原文展示: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作者: 陈著 〔宋代〕

秀出东平礼乐关,将车来览小南山。
西风承命双亲下,上国媒身九译閒。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不。
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东平的赵孟益即将前往徽州政院担任翻译的情景。他首先在礼乐的关口告别,随后驱车游览小南山。西风送来双亲的嘱托,他在上国的媒介中闲暇翻译。腾空而去,乘坐金色的驿车,笑迎身穿锦衣的年轻人。正值意气风发之时,应该珍惜这段时光,不要将赠言当作平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秀出:脱颖而出,表现出色。
  • 东平:指东平地区。
  • 礼乐关:与礼仪、音乐有关的关口,象征着文化的重视。
  • 小南山:地名,可能指风景秀丽的地方。
  • 西风:象征着送别的信号。
  • 承命:接受命令或托付。
  • 媒身:媒介的身份。
  • 腾踏:腾跃而起,形容快速的行程。
  • 锦衣:美丽的衣服,通常代表地位或荣华。

典故解析

  • 双亲:指父母的关怀和期望,体现出家庭的重视。
  • 九译:象征着翻译的多样性与重要性,可能与历史上翻译的工作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致力于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关注,风格清新隽永,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赵孟益即将启程前往徽州政院担任翻译的时刻,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体现了对友谊与前程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赵孟益的美好祝愿。诗的首句“秀出东平礼乐关”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表现出东平作为礼乐之地的自豪感,暗示着赵孟益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接下来的“将车来览小南山”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朋友出行的祝福。

“西风承命双亲下”一句,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与责任感,西风作为自然的象征,传递着父母的教诲与期望。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情的氛围。

后两句“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不”描绘了赵孟益即将启程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他志向高远的决心。最后的“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闲”则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他在前行的过程中珍惜每一个机会,不要轻视他人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秀出东平礼乐关:展现出东平地区的文化氛围,突显赵孟益的优秀。
  2. 将车来览小南山:描绘出即将出发的心情,体现旅途的美好。
  3. 西风承命双亲下:表达亲情的传递,西风象征着父母的关切。
  4. 上国媒身九译闲:展现作为翻译的职责与身份。
  5. 腾踏青云金驿去:豪情万丈,描绘出即将启程的兴奋。
  6. 笑迎绿发锦衣不:迎接年轻人的到来,象征着希望。
  7. 气方锐处须珍重:提醒珍惜此刻,正值年轻气盛。
  8. 莫把赠言为等闲:劝诫不要轻视他人的祝福与嘱托。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
  • 意象:如“青云”、“锦衣”等,营造出一种高远与美好的感受。
  • 象征:西风、金驿等意象,象征着机会与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强调了珍惜时光与机会的重要性,展现出深厚的友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平: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责任。
  • 小南山:自然的美景,象征着旅途的愉悦。
  • 西风:亲情与关怀的象征。
  • 青云:高远的理想与志向。
  • 锦衣:象征着荣华富贵与前途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平”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南方
    • B. 东方
    • C. 北方
    • D. 西方
  2. “西风承命双亲下”中,西风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亲情的关怀
    • C. 自然的变化
    • D. 友情的珍贵
  3. “腾踏青云金驿去”中的“金驿”意味着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旅行
    • D.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送别》 王维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也体现了对朋友远行的祝福与惜别,二者都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豪放的气概,而陈著则更注重于对文化与责任的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与人生》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 扬子 春郊 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 读史 寄吴成之 图书 将次镇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纮的词语有哪些 神通广大 散结尾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不容争辩 生字旁的字 武骑 谆恳 庸医杀人 被泽蒙庥 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思结 楹鼓 云次鳞集 犬字旁的字 谢枕 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