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到倪庵

《到倪庵》

时间: 2025-05-07 21:40:34

诗句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

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

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

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0:34

原文展示:

到倪庵
作者: 陈著 〔宋代〕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
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
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
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一同前往西边的庵堂,走在清幽的山水间,始终不觉得厌倦。兰花的芳香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苍翠的松树引领着我们走向漫长的林间小道。石头铺成的路旁是山崖,溪水的源头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呢?归途上没有任何的收获,偶尔听到一只猿猴在吟唱。

注释:

  • 联袂:一起、同行。
  • 不厌深:对深远的景致不感到厌倦。
  • 兰芳:兰花的香气。
  • :漂浮,漂流。
  • 幽谷:幽静的山谷。
  • 松翠:松树的青翠。
  • :引导,带领。
  • :用石头铺成的路。
  • 涧源:溪流的源头。
  • 无所有:没有任何东西。
  • 猿吟:猿猴的歌声。

典故解析:

  • 倪庵:可能指的是一个隐居的寺庙或庵堂,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
  •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兰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和雅致,是文人墨客的常用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体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写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到倪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前两句“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与友人同游的愉悦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通过兰花的芳香和松树的青翠,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美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思考,石路旁的山崖和不知去处的涧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则将情绪推向高潮,归途上没有物质的收获,反而更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富足,猿猴的吟唱仿佛是自然对人的一种回应,令人感到孤独却又宁静。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联袂西庵去:与友人一起前往西边的庵堂,表现出友情和共同的追求。
  • 行清不厌深:在清澈的环境中行走,永远不会感到厌倦,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兰芳泛幽谷:兰花的香气弥漫在幽静的山谷中,传达了自然的美好。
  • 松翠引长林:苍翠的松树引领着我们走向漫长的林间小道,展现出自然的广阔。
  • 石路傍山甃:石头铺成的路旁是山崖,描绘出自然的坚固与荒凉。
  • 涧源何处寻:对溪水源头的探索,反映出一种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
  • 归途无所有:回程中没有任何物质的收获,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
  • 时听一猿吟:偶尔听到猿猴的吟唱,带来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的比喻,但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自然的美。
  • 拟人:猿吟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加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庵: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理想。
  • 兰芳:高洁、雅致的象征,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 松翠:象征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永恒。
  • 猿吟:孤独和宁静的象征,反映出对自然和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兰芳”所指的是什么?

    • A. 兰花的香气
    • B. 兰花的颜色
    • C. 兰花的形状
    • D. 兰花的品种
  3. 归途上诗人感受到什么?

    • A. 物质的收获
    • B. 精神的富足
    • C. 友情的温暖
    • D. 旅途的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但更多地渗透了人生哲理。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张敬之县尉 吴景年真赞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绮罗香 次韵雪窦寺主僧炳同招游山二首 送邑宰丁溉之 大酺(寿沿江大制使观文马裕斋同知) 登慈云阁示龄叟月峤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 寿天宁寺主僧可举八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秉烛夜游 强作解事 齐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事畜 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递一句 目迷五色 献映 陈省身 龟龄鹤算 旁门小道 泯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