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时间: 2025-05-02 10:59:36

诗句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36

原文展示: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读过高士的传记,最推崇的是陶渊明。
我每天沉醉于田园生活,自以为是羲和的后人。
我又该做些什么呢?我无所事事地在问路。
中年时我荒废了事业,身处京城的纷扰之中。
我忠心想要侍奉明主,孝顺父母思念老亲。
归来时正值炎夏,耕种的时节已过春天。
我在北窗下扇着扇子,卧在床上,
在南涧边采集灵芝草。
因而我对同列表达感谢,我向往颍阳的真情。

注释:

  • 高士传:指的是古代高士的传记,陶渊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隐逸生活著称。
  • 羲皇:传说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和正义。
  • 栖栖: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 丘壑:指山丘和沟壑,古时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
  • 明主:指明智的君主。
  • 耕稼:指耕作和种植庄稼。
  • 采芝:采集灵芝,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崇尚自然与隐逸生活。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悠远著称,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归故乡汉南园之际,正值仲夏。诗人身处繁忙的京城,心中怀念家乡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仕途的迷茫与对家族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是一首充满田园情怀的诗,展现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提及高士和陶渊明,引入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陶渊明以“归去来兮”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他忠于理想,却又不得不面对世俗的压力与责任,内心充满矛盾。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象征着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来表达对同道中人的感激之情,凸显了他对真情和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珍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诗人提到自己读过高士的传记,尤其敬佩陶渊明,表明其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

  2.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诗人沉浸于田园乐趣,自认为接近于理想的隐士形象,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3.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诗人在京城迷失了方向,感到无所事事,表现了对现状的不满与迷茫。

  4.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诗人感叹中年时光的荒废,身处繁华的京城却感受到世俗的风尘。

  5.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诗人对明主的忠心与对老亲的孝顺交织,体现了责任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6.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归乡之际却错过了春耕,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7.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诗人享受归家的闲适,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8.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诗人感谢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陶渊明比作高士,表现诗人对其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对自然和理想的向往,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士: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田园:代表自然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羲皇:象征光明和正义,理想的追求。
  • 灵芝:象征长生与健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孟浩然最推崇的高士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忠欲事明主”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忠诚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家庭的责任

  3.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惋惜? A.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京城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孟浩然的这首诗共同表达了理想的田园生活与对世俗的淡泊,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哲学思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孟浩然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 其六 北园杂咏十首 其六 禹寺 以事至城南书触目 自儆 冬日斋中即事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夜雨 雪後出游戏作 闲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实 宝刀未老 倒八字的字 口祸之门 敬贤下士 诹治 开霁 面字旁的字 霞烂 容止 支字旁的字 白花心血 矛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千语万言 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