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

时间: 2025-05-04 01:59:36

诗句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36

原文展示: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
作者: 姜夔 〔宋代〕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楚山和竹林的美景,清幽而不受世俗的炎热影响。我微醉欲眠,愿意在这清凉的环境中安然入梦。用象牙做的床,花藤编成的面具,虽然美丽,但终究缺乏真正的趣味。梅风吹拂,夏天的湿热让人感到无比的清苦。若是能信任那热情的接待,便能在梦中与秋天相遇。翠袖的美人共我观赏,远处的风烟缭绕着千亩的田野。蕉叶窗纱和荷花池馆,另有一处留人之地。这时我若归去,便能为你倾听那秋雨的细腻声响。

注释:

  • 袢暑:即“热”,指炎热的天气。
  • 象齿:象牙的牙齿,形容用象牙制作的器物。
  • 梅风:指梅花的清香和微风,暗示初秋的气息。
  • 殷勤:热情周到的款待。
  • 翠袖:形容女子衣袖的颜色,像翠绿的竹叶一样美丽。
  • 漠漠风烟:形容远处的景象朦胧而悠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华,南宋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尤以《词苑丛谈》中的作品为人推崇。他的词多描写山水、风景,具有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姜夔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词作。全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词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以及在此环境中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开篇的“楚山修竹”勾勒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既有自然的生机,又有一种超然的恬静。

词中“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展现了词人对友人陪伴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相知的温暖。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通过“象齿为材,花藤作面”,表达了对物质之美的反思,认为即便是美丽的事物,若无真情实感的支撑,终究是空洞无趣。

在“须信下榻殷勤”处,词人希望与友人共度良宵,梦与秋相遇,暗示着一种人生观的哲理:在纷繁的世事中,唯有真诚的情谊才能带来心灵的共鸣和满足。结尾的“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充分体现了姜夔词作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描绘楚地的山和竹,强调其清幽,远离世俗的炎热。

  2.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表达作者微醉的状态,渴望与友人共享清凉安宁的时光。

  3.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对华美物品的冷静思考,认为没有深情厚谊的陪伴,物质的美是空洞的。

  4.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通过梅风的拂动,暗示夏日的湿热与心灵的苦闷。

  5. 须信下榻殷勤,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鼓励珍惜友谊,而美好的梦境将与秋天的情愫交融。

  6.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描绘佳人优雅的身姿,远景模糊,意境悠远。

  7.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细腻的生活情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8.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秋雨的倾听,意在强调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象齿为材,花藤作面”,隐喻物品的美丽。
  • 拟人:如“梅风吹溽”,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
  • 对仗:全词多处使用对仗,如“翠袖佳人”与“漠漠风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自然与人情展开,表达了对真情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山:象征清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修竹:象征坚韧与高雅的品质。
  • 佳人:象征友谊与爱情的美好。
  • 秋雨:象征思念与沉静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哪个地方?
    A. 江南
    B. 楚地
    C. 西域

  2. “我醉欲眠伊伴我”中“伊”指的是谁?
    A. 自己
    B. 友人
    C. 美人

  3. 诗中提到的“蕉叶窗纱”主要是形容什么?
    A. 窗帘的材质
    B. 自然的清新
    C. 人的衣着

答案:

  1. B. 楚地
  2. B. 友人
  3. A. 窗帘的材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姜夔《念奴娇》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首词都采用了“念奴娇”的词牌,但主题略有不同。姜夔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历史感与壮阔的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姜夔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又和原甫省壁画蟹 骐骥池上与冲卿同赋 酴醾花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和冲卿晚秋过金明池 公时遗石榴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游龙门诗十二首·石楼 送门客李秀才赴省试 和王昭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早膳 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世流芳 厄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耂字旁的字 鲈鱼脍 西台痛哭 战袍 砥平绳直 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船的词语有哪些 肤言 贯结尾的成语 抛妻弃孩 通盘酬算 半殖民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