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侍御园亭(二首)

《东侍御园亭(二首)》

时间: 2025-07-31 11:40:22

诗句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0:22

原文展示:

燕家小妓石榴裙,
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
瑶筝先向月中闻。

白话文翻译:

燕子家的小妓女穿着石榴色的裙子,
她笑着举杯与我劝酒,样子就像你。
她那美丽的面容还未从花丛中显露,
而那瑶琴的声音已经在月光下传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家:指燕子,可能为地名或特指某个地方的妓女。
  • 小妓:年轻的妓女。
  • 石榴裙:形容裙子的颜色鲜艳如石榴花。
  • 笑酌:笑着劝酒。
  • 雚把:雚为一种鸟,指代酒杯,形容举杯的姿态。
  • 玉面:美丽的面容。
  • 花里:花丛中。
  • 瑶筝:美丽的筝,象征音乐。
  • 月中:在月亮下或月光中。

典故解析:
诗中“玉面未从花里出”可以理解为对美人出场的期待,而“瑶筝先向月中闻”则暗示着音乐的清幽与诗意的氛围,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海(约1560-1620),明代诗人,字子海,号澄江。康海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和人情。

创作背景:
《东侍御园亭》写于明代,时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之际。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妓女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年轻妓女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活泼。开篇通过“燕家小妓石榴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特征,生动形象。诗中的“笑酌”二字传达了欢快与轻松的氛围,显示出诗人与妓女之间的亲密与愉快。接下来的“玉面未从花里出”则增强了对妓女美貌的期待,仿佛她的美丽尚未完全展现,透着一种神秘感。

最后一句“瑶筝先向月中闻”则将这幅画面提升到音乐的境界,瑶筝的声音在月光下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思绪。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青春的美好与流转,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美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家小妓石榴裙:引入主体,直接描绘妓女的服饰,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冲击。
  • 笑酌雚把似君:妓女笑着劝酒,表现了她的活泼与热情,且“似君”暗示与作者的亲近感。
  • 玉面未从花里出:形容妓女的美丽尚未完全展露,带有些许期待和神秘。
  • 瑶筝先向月中闻:音乐的清幽与月光的映衬,形成了一种超然的美感,暗示了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妓女的美丽比作花朵,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妓女的美丽与欢快,反映了诗人对于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视,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妓:象征青春与活力。
  • 石榴裙:象征美丽与富贵。
  • 瑶筝:象征音乐与艺术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家小妓”所指的是谁?
    A. 燕子 B. 年轻妓女 C. 美丽女子

  2. 诗中“瑶筝先向月中闻”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清幽 C. 激昂

  3. 本诗主要表现了哪些主题?
    A. 爱情 B. 生活 C. 青春与美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呈现青春之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绘月光下的情感。

诗词对比:
对比康海的《东侍御园亭》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表现了温柔的情感,而后者则是豪放的洒脱,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康海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李秀才圃中牡丹 寄山阴单骏如 华亭百咏·石鱼 和张石盘侍御年兄过访之作二首 其二 宿金鸡城前 临江仙(周国正生朝) 闻台儿庄捷报寄呈素园丈 利国监驿 敖嘉猷以诗招饮次韵奉答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包含瘫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笨嘴拙舌 闷捱捱 牝鸡司晨 畎渎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讦迫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钦佩莫名 栽诬 几字旁的字 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初出茅庐 心迹双清 包含往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