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26
客至传鹦鹉,秦娥唤不来。
隔年留洛赋,几夜宿阳台。
罢舞纤罗湿,还歌玉树开。
白头惭料理,更鼓莫相催。
客人来访,传来鹦鹉的消息,
秦娥却无法召唤她。
隔年留在洛阳赋诗,
几夜都在阳台上宿宿。
停止了舞蹈,纤罗衣裳还湿,
再唱那首《玉树后庭花》。
白头的我为不能招待客人而羞愧,
更不想催促钟鼓声响。
作者介绍: 康海,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中的点滴与情感,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某个客人来访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习惯与文化氛围。
整首诗以客人的到来为引子,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往昔的回忆。开篇便以“客至传鹦鹉”引出主题,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传递。接着,提及“秦娥唤不来”,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无奈,似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使得美好难以再现。
诗中“隔年留洛赋”展现了诗人对洛阳的留恋,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许多美好的记忆。而“几夜宿阳台”则透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绪,阳台在这里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栖息地,承载着无限的思绪。
后面的“罢舞纤罗湿,还歌玉树开”则描绘了美丽的舞蹈与动人的音乐,尽管美好依旧,但已是“白头”的年纪,诗人对此感到羞愧与惭愧。最后一句“更鼓莫相催”则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浑然一体,情感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客人来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鹦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信息的传递
C. 孤独
诗人感到“白头惭料理”的原因是什么?
A. 年纪大了
B. 不能招待客人
C. 舞蹈不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