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34
李秀才圃中牡丹
何景明 〔明代〕
此地无车马,名花亦自开。
何须照罗绮,但遣绝尘埃。
近水红云绽,凭阑白日回。
姚黄与魏紫,空向洛阳栽。
这地方没有车马,名贵的花朵也自由地盛开。
何必用华丽的丝绸来装饰,只要赶走尘埃就好。
近水的地方,红色的云彩绽放,
我在栏杆上眺望,白日的光辉映照过来。
姚黄与魏紫,这两种花儿,空自向洛阳栽种。
姚黄与魏紫:这两个名字源于古代名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牡丹花色,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事物。洛阳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牡丹之乡,诗人提到洛阳,意在强调牡丹的名贵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牡丹花圃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繁华世界的淡泊心态。诗中体现了对名花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李秀才圃中牡丹》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牡丹的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诗的开头“此地无车马,名花亦自开”便展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诗人在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接着,诗人以“何须照罗绮”来表明对华丽装饰的否定,强调真正的美在于自然的真实与纯粹。
诗中“近水红云绽,凭阑白日回”则描绘了水边的牡丹盛开的场景,红云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色彩斑斓,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一句“姚黄与魏紫,空向洛阳栽”不仅表达了对名贵牡丹花的惋惜,也暗含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寓意在于真正的美不需要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流露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泊,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心态。
诗中提到的“姚黄与魏紫”代表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何须照罗绮”中的“罗绮”象征什么?
答案: 1.A 2.B 3.B
以上信息为《李秀才圃中牡丹》的详细解读,提供了从诗歌内容到背景、解析等多方面的学习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