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13
梦又还醒,醒还又梦,如环往复无端。
那堪入梦。比著醒梦尤难。
待到梦时又怕,者番未必胜前番。
无人会,有人会了,有甚相乾。
试听街头乞丐,正饥熬夜永,冷怨宵寒。
号呼惨苦,堪怜无个人怜。
不是世情落寞,乞人怜处得人嫌。
君休矣,不如归去,一枕高眠。
梦中又醒,醒后又梦,如同环绕不停的循环。
怎能忍受进入梦境?比起醒来后的梦更难以承受。
等到进入梦中,还怕这一次未必比之前的好。
无人能理解,有些人却理解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听听街头乞丐的叫喊,正饥饿熬夜受冻,怨恨寒冷的夜。
他悲惨的呼号,令人心疼,却没有人来怜悯。
这并非世情的冷漠,乞求怜悯的地方反而引来嫌弃。
君子啊,不如归去,安然一觉高眠。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它描绘了乞丐的生活状态,可以联系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作者介绍: 顾随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长,擅长描绘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内心的困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之际,作者通过对梦与醒的反复思索,以及对乞丐苦难的描绘,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个体的孤独。
《庆清朝慢》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反复交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的开头用“梦又还醒,醒还又梦”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循环感,梦与醒似乎没有界限。此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接下来的“无人会,有人会了,有甚相乾”,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深刻思考,面对他人的疾苦,许多人选择无视,甚至产生嫌弃。
而在描绘街头乞丐的惨状时,诗人用“号呼惨苦,堪怜无个人怜”直指社会冷漠,乞丐的苦难令人心疼,但社会却对此感到厌倦。这种对比强调了人性中的冷漠与无情,使读者对社会现状产生深刻反思。最后,诗人以“君休矣,不如归去,一枕高眠”结束,表面上是对友人的劝解,实际上却是对自身无奈的自嘲与逃避,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人生轮回无常的迷茫与对社会冷漠的控诉,反映出人们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
诗词测试:
诗中反复出现的状态是什么?
乞丐的呼号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