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10
庆清朝慢 梨花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帐浅飞云,壶深买雨,小楼全在花中。
寻常缟夜,透帘别样玲珑。
院落常如有月,把香魂浸得溶溶。
诗梦醒,却还似梦,坐远惺忪。
谁识天然雅素,向瑶台独立,一笑春空。
澹雯化绿,清气暗接仙蓬。
撩乱玉人心眼,最愁他燕子无踪。
三生事,只将明白,交付东风。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春天的夜晚,轻薄的云在天边飘浮,壶中盛着雨水,小楼被繁花环绕。平常的夜晚,透过窗帘看去,景色显得格外玲珑。院子里似乎总是有明月,把花香的灵魂浸润得恍惚朦胧。诗意的梦刚刚醒来,却依然如梦般朦胧,坐在远处,眼神迷离。谁能识得这天然的雅致与清新,像在瑶台独立,轻轻一笑,春天的空灵便显现出来。淡淡的云彩化作绿色,清新的气息悄然接引着仙人的蒲团。撩动了心中女子的情感,最让人烦恼的就是燕子已无踪影。这三生的事情,只能明白地交给东风去处理。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40年-1710年),字子文,号临川,明末清初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描绘了春夜的美景与诗人的闲适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庆清朝慢 梨花》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致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开头的“帐浅飞云,壶深买雨”,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轻盈而宁静的春夜,伴随着细雨的声音,令人心醉神迷。
词中“院落常如有月,把香魂浸得溶溶”,通过明月与花香的对比,隐喻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又以“诗梦醒,却还似梦”引出一种朦胧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谁识天然雅素,向瑶台独立,一笑春空”,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最后两句,“撩乱玉人心眼,最愁他燕子无踪”,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忧虑与思考,燕子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添了整首词的情感深度。整首词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是清代词作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帐浅飞云”中的“帐”指的是什么?
诗中“撩乱玉人心眼”中的“玉人”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庆清朝慢 梨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夜的美景,前者更注重自然的清幽与生命的流逝,后者则多了几分对爱情的细腻与惆怅。两者在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