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8:48
原文展示:
丝竹无缘在后堂,肉羞不辨出东房。金徽弹罢惟清坐,共挹熏炉一穗香。
白话文翻译:
在后堂,没有丝竹乐器的陪伴,无法辨别出东房中的美食。弹奏完金徽琴后,只是静静地坐着,与熏炉中升起的一缕香烟共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音乐和生活的细腻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通过对音乐和食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作者独自一人,没有音乐和美食的陪伴,只有琴声和香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首句“丝竹无缘在后堂”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此刻的宁静和孤独。第二句“肉羞不辨出东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美食也无法引起作者的兴趣。后两句“金徽弹罢惟清坐,共挹熏炉一穗香”则展现了作者在弹琴后的宁静状态,与香烟共处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食物和香烟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音乐、食物和香烟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丝竹无缘在后堂”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A. 美食 B. 音乐 C. 宁静 D. 香烟
诗中“肉羞不辨出东房”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美食 B. 音乐 C. 简朴生活 D. 宁静
诗中“金徽弹罢惟清坐”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美食 B. 音乐 C. 精神享受 D. 宁静
诗中“共挹熏炉一穗香”传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美食 B. 音乐 C. 精神享受 D. 内心宁静
答案:1. B 2. C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