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1:21
匆匆相聚处,未足满平生。
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
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在匆匆相聚的地方,未能尽兴,无法满足我一生的追求。
雨打在灯下,梦中对话,花开的晴天中携手漫步。
曾经的约定仍在耳边回响,外面的哭声又何尝是为了情感呢?
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只有高山与孤月明亮的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高山孤月”常常用来形容一种孤独的境况,出自古文中对高洁的隐士生活的描述,寓意着一种超脱的心境与孤独的美。
作者介绍
陈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仕途与文人交往之中,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见长,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与友人短暂相聚之后,诗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对过往旧约的追忆。社会背景中,士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却常因朝廷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而分离。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匆匆的相聚中感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诗的开头以“匆匆相聚处”引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难得的相聚,以及其背后潜藏的遗憾与不满。接下来,诗人通过“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的描写,展示了相聚时的温馨场景,但又与前面的匆匆形成对比,显得格外珍贵和短暂。至于“前盟空在耳”,则暗示着那些美好的约定在现实中逐渐变得苍白无力,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一切已成过往,再也无法回到过去,只有孤独的高山与明亮的月亮陪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虽然在描述短暂的聚会,但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脆弱而珍贵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短暂相聚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匆匆相聚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忧伤
“高山孤月明”中的“高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友情
诗人在最后一节想表达的情感是?
A. 怀念
B. 愤怒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现了对孤独和思乡情感的抒发,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而陈著则更关注友谊的短暂与无常。两者均体现了孤独的情感,但背景与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