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44
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
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
岂无耆旧在,努力各自谨。
在危险的时刻必须要停下脚步,遇到浮躁的情绪要学会控制。
如今何为此时,正是让人感到无处可藏。
如果柴门可以紧闭,便能够接近那桃花源。
难道没有年长的朋友在吗?大家都要努力保持谨慎。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常借古典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初,临近重阳,正值秋季,时节更替让人反思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诗中流露出对时事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直接点出在危险与浮躁的环境中,冷静与自制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情绪的反思,也暗示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理智。接下来的“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危机感,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社会局势的忧虑,仿佛在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并寻找自我保护的方法。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桃花源是人们心中理想的避风港,而柴门的关闭则象征着自我保护和内心的安宁。最后一句“岂无耆旧在,努力各自谨”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友人,保持警觉与谨慎。
整首诗在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深刻反映了在动荡与危险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如何保持冷静与自制,并探索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在危险时应该做什么?
a) 继续前行
b) 停下脚步
c) 寻找帮助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繁华都市
c) 自然灾害
诗人对身边的朋友有什么期望?
a) 不必在意
b) 努力保持谨慎
c) 与自己保持距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