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3
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作者: 皎然 〔唐代〕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谢公所居之地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约游玩的愿望。诗人回想着与友人一起骑马游玩的情景,追寻那玄妙的仙境。那灵秀的景象仿佛在眼前,再次想起在烂柯山的重逢。飞架的桥梁与绚烂的朝霞相连,古老的地方被苍苔覆盖。往昔的道理深邃而难以理解,谁又能亲近那冰雪般的美丽?蕙草楼高耸入云,莲花的殿宇在山峰之中绽放。昔日化为高空的仙鹤,如今化为守护法门的巨龙。云彩间隐约看到香树的影子,明月照耀下的天色更加深邃。漫漫长夜寄托着寂静,清晰的言语洗净了心灵。在千年之后的盛游中,诗句将铭刻在岩石与松树之间。
皎然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是他的一首具有山水题材的诗作,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这首诗是为了响应崔中丞的邀请,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历山水的心情与向往。诗中提及的烂柯山,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常引发文人墨客的游览与吟咏。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皎然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对谢公郡的喜爱,直接表露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希望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愿望。接下来的“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描绘了一幅骑马游玩的美好画面,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细腻,飞梁与丹霞的结合,古局与苍苔的对比,既有景色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渗透。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追求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尤其是“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一句,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整首诗的结尾“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历史的铭刻,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皎然
C. 白居易
D. 杜甫
“往想冥昧理”中的“冥昧”是什么意思?
A. 清晰
B. 深奥
C. 明亮
D. 浅显
诗中提到的“青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山
D. 一种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