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下水仙花

《竹下水仙花》

时间: 2025-08-01 16:17:42

诗句

佩环香冷水风多,步底轻尘衬袜罗。

二十四弦何处奏,又将哀怨托湘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6:17:42

原文展示:

竹下水仙花
佩环香冷水风多,
步底轻尘衬袜罗。
二十四弦何处奏,
又将哀怨托湘娥。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下,水仙花的香气清冷,微风轻拂,
我轻盈的步伐踩在柔软的尘土上,衬托着我的丝袜。
不知那二十四弦的琴声在哪里奏响,
又将我的哀怨情思托付给湘江的月娥。

注释:

  • 佩环:指佩戴的环饰,表示轻盈的装饰。
  • 香冷:香气清冷,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步底轻尘:脚步轻盈,踩在轻柔的尘土上。
  • 二十四弦:指古琴,通常有二十四根弦,象征音乐与情感。
  • 湘娥:指湘江的月亮,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寄托哀怨情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琼,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较为动荡的时代。她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在诗中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竹林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水仙花以及周围的景致,表达对音乐与情感的依恋,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竹下水仙花》是一首意境清幽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竹林中水仙花的香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体察。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佩环香冷水风多"不仅表现了自然的清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凉意与孤独感。接着,"步底轻尘衬袜罗"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出一种轻盈的气质,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和优雅。后两句则转向对音乐的渴望与情感的寄托,"二十四弦何处奏"表达了对音乐的思索,同时暗示着一种无法诉说的哀怨,"又将哀怨托湘娥"更是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月亮,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采用了竹、花、水、月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仗的工整、意象的丰富,使得整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佩环香冷水风多:描写在竹下,佩戴的饰物与水面微风结合,传达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
  2. 步底轻尘衬袜罗:诗人轻盈的步伐与袜子的轻柔形成对比,体现出一种温柔的女性气质。
  3. 二十四弦何处奏:对音乐的追寻,表明诗人内心对音乐的渴望与思考。
  4. 又将哀怨托湘娥:将情感寄托于湘江的月亮上,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哀怨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花的香气比作清冷的感觉,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音乐和情感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音乐的向往以及对情感的寄托,情感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体现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雅、坚韧,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强。
  • 水仙花:象征纯洁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常常象征思念与孤独,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佩环香冷”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情奔放
    • B. 清新凉爽
    • C. 忧伤沉重
  2. “二十四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对音乐的渴望
    • C. 对爱情的追求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人世的无奈
    • C. 对音乐的追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相见欢》

诗词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竹下水仙花》都描绘了月亮,但前者的情感更集中在思念与无奈上,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清幽的自然与内心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杜琼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常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盖墙外之竹迸逸而生此也喜而赋之 荷池小立 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二 食车螯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李花 为牡丹去草 题龟山塔前一首 凝露堂木犀恶人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馈贫之粮 跳进黄河洗不清 清结尾的成语 斜雁 包含卧的成语 包含燥的成语 水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雀饧 僵持 秋年 布草 豕字旁的字 直谅多闻 无怠之声 七老八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