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8:15
诗词名称: 竹
作者: 杜琼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露叶风梢接水乡,
几回相对忆潇湘。
寒云流水斜阳暮,
一曲清歌断客肠。
白话文翻译:
露水沾湿的竹叶与微风轻拂的树梢相连,
我几次与你相对,回忆起潇湘的美好时光。
寒冷的云朵与潺潺的流水在斜阳下共舞,
一曲清歌如泣如诉,令人心碎。
注释:
- 露叶:指沾有露水的竹叶,象征清新和生机。
- 风梢:树梢在风中摇曳,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感觉。
- 水乡:指水边的乡村,展现自然风光。
- 潇湘:指湘江流域,常用来代指美丽的南方水乡。
- 寒云:指阴沉的云,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斜阳暮:夕阳西下,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人生的无常。
- 清歌:悦耳动听的歌曲,传递情感。
典故解析:
潇湘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提及的地方,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怀旧的情愫。在古代诗词中,潇湘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琼,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为咏物抒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在写作中,试图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描绘竹叶、风、流水和夕阳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的“露叶风梢接水乡”,将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紧密结合,仿佛竹叶上的露水是诗人思绪的凝结。接下来的回忆,透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再加上“寒云流水斜阳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最后一句“一曲清歌断客肠”,则是对离愁的直接抒发,音乐的力量在此刻显得尤为强烈,令人心碎。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层次感,情感上则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叶风梢接水乡:描绘了清晨竹叶上沾满露水的景象,微风拂过,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水乡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也得以展现。
- 几回相对忆潇湘:诗人多次回想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潇湘成为思念的寄托。
- 寒云流水斜阳暮:描绘出黄昏的景象,寒冷的云层与流动的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孤寂感。
- 一曲清歌断客肠:最后一句用“清歌”来表达情感的深切,似乎一曲动人的歌声就能将人心中的愁绪彻底撕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歌”比作情感的寄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对,增强了韵律感,使诗歌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切体验,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中通过对景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叶:清新、生命力。
- 风梢:轻盈、自由。
- 水乡:宁静、怀旧。
- 寒云:孤独、忧伤。
- 流水:流逝、无常。
- 斜阳:夕阳、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寒云流水斜阳暮”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 A. 春天的明媚
- B. 冬天的寒冷
- C. 黄昏的孤寂
- D. 夏天的热烈
-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怀念与孤独
- D. 轻松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通过月光和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
- 《鸟鸣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宁静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杜琼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