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5-07 21:40:28

诗句

或问汉庭名卿,仅数洛阳耆英。

汝见诸公执贽,各为老子寄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0:28

原文展示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或问汉庭名卿,仅数洛阳耆英。汝见诸公执贽,各为老子寄声。

白话文翻译

有人问:“汉朝的名臣有多少?”我只知道洛阳的几位老者。你见到那些公卿们献上礼品,都是在为他们的父亲寄托心声。

注释

  • 汉庭:指汉朝的宫廷。
  • 名卿:有名的官员或贵族。
  • 洛阳耆英:指洛阳的老年人,通常是指有德高望重的人。
  • 执贽:拿着礼物,表示敬意或奉献。
  • 老子:在这里指的是父亲,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典故解析

  • 汉庭: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政治文化影响深远。
  • 洛阳:洛阳作为古都,人才辈出,许多历史名人都出自于此。
  • :古代礼仪中,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的礼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以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歌鉴赏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是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古代名臣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诗句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执贽”的描写,诗人将送别之情与对父辈的敬仰结合,展现出对家国的思考与责任感。这种情感深邃而厚重,反映了诗人内心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1. 或问汉庭名卿:有人提问,汉朝的名臣有多少。

    • 这句引入了一个话题,表明作者对历史的关注。
  2. 仅数洛阳耆英:我只知道洛阳的几位老者。

    • 表达了作者对洛阳人才的认可,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
  3. 汝见诸公执贽:你见到那些公卿们献上礼品。

    • 这里的“执贽”有一种礼敬和尊重的意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各为老子寄声:都是在为他们的父亲寄托心声。

    • 这句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和对家庭的重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例如“名卿”和“耆英”、“执贽”和“寄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执贽”比喻对友人和父亲的敬意,表达情感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送别和对历史的追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家国、亲情和友谊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汉庭:象征着权力和荣耀,代表过去的辉煌。
  • 洛阳:象征文化和才华,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象征着尊重与敬意,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执贽”意为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和对友人的祝福,正确吗?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1. B
  2. 拿着礼物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的思考。刘克庄更注重历史和人物,而王之涣则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下·明帝四首 咏史下·明帝四首 咏史下·刘弘 咏史下·晋武帝 咏史下·关羽四首 咏史下·高欢 咏史下·法正 咏史下·曹爽 云庄劝学 毛诗·桃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字旁的字 包含撩的词语有哪些 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元戎启行 包含尹的词语有哪些 设衣 刀几 刎颈之交 食字旁的字 包含罗的词语有哪些 巢焚原燎 尣字旁的字 玉碎香消 木字旁的字 濆旋倾侧 乚字旁的字 冰魂素魄 限令 涎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