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时间: 2025-05-07 22:50:16

诗句

平常歌舞不能闲,多在青春甲第间。

借问年来还到否,朱门风雨几家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16

原文展示: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作者:高启 〔明代〕

平常歌舞不能闲,多在青春甲第间。 借问年来还到否,朱门风雨几家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平时因为歌舞表演,生活并不闲散,大多时间都在青春洋溢的贵族府邸中度过。请问近年来你是否还去过那些朱红色大门的高贵人家?那些曾经繁华的府邸,如今在风雨中又有几家还能保持往日的荣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常:平时。
  • 歌舞:指歌舞表演。
  • 不能闲:指生活忙碌。
  • 青春甲第:指年轻时的贵族府邸。
  • 借问:请问。
  • 年来:近年来。
  • 朱门:指贵族人家的大门,通常漆成红色,象征富贵。
  • 风雨:比喻世事的变迁。
  • 几家关:指几家还能保持往日的荣光。

典故解析:

  • 朱门: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在此诗中象征富贵人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江上遇到旧时的妓女李氏时所作,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动荡,许多贵族家庭衰落,诗人在江上偶遇旧时的妓女李氏,感慨世事变迁,因此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平常歌舞不能闲,多在青春甲第间”描绘了妓女李氏年轻时的繁华生活,而“借问年来还到否,朱门风雨几家关”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平常歌舞不能闲”,直接点出了妓女李氏的职业特点,即平时因为歌舞表演而忙碌。
  • 第二句“多在青春甲第间”,进一步说明了她的活动场所,即青春洋溢的贵族府邸。
  • 第三句“借问年来还到否”,诗人以询问的方式引出了时间的流逝。
  • 第四句“朱门风雨几家关”,通过“朱门”和“风雨”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变迁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青春甲第”和“朱门风雨”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 象征:“朱门”象征富贵人家,“风雨”象征世事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诗人通过对妓女李氏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甲第:象征年轻时的繁华生活。
  • 朱门:象征富贵人家。
  • 风雨:象征世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门”象征什么? A. 富贵人家 B. 贫穷人家 C. 普通人家 D. 官府

  2. 诗中“风雨”象征什么? A. 自然现象 B. 社会变迁 C. 个人命运 D. 天气变化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的变迁 B. 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C. 个人的奋斗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这首诗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但高启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杜甫诗集》:收录了杜甫的全部诗作,可以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洞仙歌 集《楚辞 山鬼章》字 洞仙歌·重阳近也 洞仙歌 题陈寅谷还砚图 洞仙歌 静淑画华鬘倩影图 洞仙歌 洞仙歌·得苍虬津门书,感赋,却寄 洞仙歌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洞仙歌·闰重午 洞仙歌 鹤园今为文艺家集会之所。园中片石,余戏题掌云二字,旁款则主人所补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铃的词语有哪些 县正 左支右绌 一草一木 虫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枉矫过激 至字旁的字 襧阎 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恒长 金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包含靡的词语有哪些 火山岛 包含辣的词语有哪些 禽华 心无挂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