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24
翠楼吟·题贵州兴义蒋秋溪先生《泽畔行吟图》,丁亥1947
作者: 喻蘅 〔近代〕
延隗求贤,论雄煮酒,豪风寂寥谁见。
萧条千载后,飘泊客词华清练。
青衫愁绽。向鹦鹉洲边,徘徊吟倦。
空依恋。凄凉家国,回肠千遍。
谁羡。丝竹中年,谱漫天离索,此情谁荐。
扬鞭归去矣,乘肩伴何劳呵殿。
苔深旧院。笑三径高寒,吟锋镂幻。
琴声啭。画图闲展,沧桑惊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追求贤才、讨论英雄的场景,然而在寂静的豪情中却没有人能见证。经过千年沧桑,漂泊的游子吟唱着抒发内心的忧愁。面对鹦鹉洲,徘徊吟唱却感到疲倦,心中对故乡的依恋愈加凄凉,思绪如潮水般回旋千遍。谁会羡慕这样的生活呢?在丝竹乐声中,年华已去,编织着无尽的离愁,这份情感又有谁来推荐呢?最终,骑马回去,肩负的劳苦又何必去追求那奢华的宫殿呢?旧院苔藓深厚,笑看三条小径在寒风中显得清冷,吟唱的锋芒如同雕刻般留下深刻的印记。琴声轻轻回荡,画卷在悠闲中展开,沧桑的岁月让人惊叹不已。
作者介绍:喻蘅,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曾参与新文化运动,作品风格多变,尤以抒情诗见长。
创作背景:1947年,时值战后,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延隗求贤”引入,既表明了对人才的渴望,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去的辉煌似乎已无迹可寻,留下的只有寂寥的豪情和游子的孤独。诗中反复提及“凄凉家国”,显示出对故土的深切依恋,诗人与家国之间的情感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
在意象上,诗人通过“鹦鹉洲”、“丝竹中年”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间。鹦鹉洲代表着美好的回忆,而丝竹之声则暗示着人生的流逝与无常。诗的最后,诗人以“扬鞭归去矣”结束,似乎在追寻归宿与安宁的同时,也感受到肩上的沉重。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愁苦逐渐转向对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过往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同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延隗求贤”是什么意思?
A. 寻找人才
B. 追求金钱
C. 享受生活
D. 争论
填空题:诗中“扬鞭归去矣”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丝竹中年”象征着快乐的时光。(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