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1
不分春来,柳条无赖,蓦地报人春信。
新年才几日,更打探花期远近。
窗梅遥问。
料青苔点点,落英盈寸。
谁知道碧桃开了,刘郎未省。
长恨。
花事匆匆,怕红无三日,绿阴成阵。
海棠娇小惯,且先趁东风赌俊。
好春无尽。
总不如今年,暗催离怨。
沙泉畔踏春行处,夜雷惊笋。
春天来得不明显,柳条似乎无精打采,突然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新年才过几天,我又在打听花开的时间。
窗边的梅花遥遥问候,
我估摸着青苔点点,落花几乎盈尺。
谁知道碧桃已经开了,刘郎却还没有察觉。
我长久地感到遗憾,
花事匆匆,怕是红花三天就会凋谢,绿阴会成阵。
海棠娇小惯了,趁东风先来试试艳丽。
春天真是无尽无休。
但今年却总是暗暗催促着离别的怨恨。
在沙泉边踏春的地方,夜雷惊动了竹笋。
王闿运(1668年-1732年),字子云,号澄怀,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丽,擅长描绘山水自然与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思考。
《翠楼吟》系列诗作,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王闿运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翠楼吟 其一 春信》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短暂。诗中以“柳条无赖”开头,便引出对春天到来的感知,接着通过窗前的梅花与青苔的描绘,表达了春意的微妙与不易察觉。诗人在提问“谁知道碧桃开了”时,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无奈与对生命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新颖,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花事匆匆的惋惜。
尤其是“怕红无三日,绿阴成阵”,不仅表达了对花期的无奈,也反映了人生短暂的哲理。诗的最后一联提到“夜雷惊笋”,将春天的生机与即将到来的夏季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显示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不分春来”中的“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夏
B. 秋
C. 春
D. 冬
诗中提到的“碧桃”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春天的美好
C. 冷漠
D. 凋零
“怕红无三日,绿阴成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花期的惋惜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生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