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35
远游
作者:周邦彦
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
苦嗟波涛窄,所至胶吾舟。
借问舟中人,流转何时休。
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
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鼓柜未可到,载行有潜虯。
扶桑睹浴日,阳精热东流。
万族呈秘怪,九土皆飘浮。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舟行的旅程,诗人乘舟渡过淮西,船行缓慢,随行的还有一只孤鸥。他感叹波涛狭窄,船只行进时总是受到阻碍。他询问船上的人,何时才能停下来休息。帆高风劲,想要停泊却又无法自控。传闻在弱水之外有三座神丘,然而鼓柜却无法到达,似乎还有潜藏的龙在水下游弋。诗人试图在扶桑山上看到日出,阳光热烈东流,万族奇异的景象在他眼前浮现,九土也似乎都漂浮不定。送别的人在哪里呢?我所追寻的去处又无法求得。岂能与鸱夷子相比,他只是游历湖泊而已。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他的作品多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周邦彦在词风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以细腻、婉转、含蓄见称。
《远游》是周邦彦在游历中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旅行感受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借舟行的场景,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在宋代,文人常通过游历来开阔视野和心灵,周邦彦的此作正是这一文化氛围的体现。
周邦彦的《远游》通过描绘舟行的孤独与渺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的描写,引出一种清淡而孤寂的氛围,舟行在狭窄的水面上,诗人似乎感受到波涛的压迫与无奈。他苦嗟波涛窄,表露出一种被现实束缚的无力感,这种情感随着“所至胶吾舟”的叹息愈发浓厚。
在询问舟中人何时才能休息时,诗人反映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尽管帆高风劲,却又无法停泊,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接下来的“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则引入了神秘的元素,象征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思,表现出对生命旅程的思考与对更高境界的追寻。结尾处的“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则是对自我追求的反思,强调了每个人的旅程都是独特的,不能简单与他人比较。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诗中“淮西渡两桨”描述的是哪个地区的水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潜虯”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