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兴善寺后池

《题兴善寺后池》

时间: 2025-04-26 22:32:16

诗句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2:16

原文展示:

题兴善寺后池
作者: 卢纶 〔唐代〕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景色,诗人透过窗户看到白鹤栖息,似乎与湖面相映成趣。月光照耀着古老的树木,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花朵与人相逢的次数又有多少呢?岸边的沙草青翠,通向一条小路,苔藓覆盖的小径显得清幽无尘。诗人希望能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陪伴着僧侣们,直到老去。

注释:

  • 隔窗:指通过窗户看到的景象。
  • 白鹤:象征着高洁和超脱的精神。
  • 镜湖:湖面如镜,反射出周围的景物。
  • 月照何年树:月光照耀下的古树,表达时间的流逝。
  • 花逢几遍人:花开花落与人相遇,暗示人生的无常。
  • 岸莎:岸边的莎草,代表生机与自然。
  • 苔径绿无尘:苔藓覆盖的小径,象征宁静与清幽。
  • 永愿容依止:希望在此安静生活。

典故解析:

  •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白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与隐居和道家思想相联系。
  • 镜湖:常用来形容湖水清澈,能够映照出周围的景物,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0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写景抒怀而闻名。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卢纶晚年,他心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融入了诗中,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卢纶的《题兴善寺后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隔窗栖白鹤”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也传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白鹤的出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然,似乎在与湖面形成一种灵性的共鸣。

接着,诗人以“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里的树木和花朵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人生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哲思。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则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自然画面,强调了宁静与清幽的环境,仿佛隐喻着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是诗人内心愿望的直接表达,展现出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他希望能与世无争,安享晚年。

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深邃的哲思,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彰显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隔窗栖白鹤:通过窗户,可以看到栖息在此的白鹤,象征着高洁与孤寂。
    2. 似与镜湖邻:白鹤似乎与映照的湖水为邻,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和谐。
    3. 月照何年树:月光照耀着古老的树木,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岁月。
    4. 花逢几遍人:花开花谢,与人相遇的次数又有多少,感叹人生的短暂。
    5. 岸莎青有路:岸边的沙草青青,通向小路,象征生机与自然。
    6. 苔径绿无尘:苔藓覆盖的小径,安静而不染尘埃。
    7. 永愿容依止:诗人希望能够在此安静生活。
    8. 僧中老此身:愿与僧侣共同生活,直到老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湖”与“月照”,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结合。
    • 拟人:描绘花朵与人相逢,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白鹤:象征高洁、孤独,代表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 月光:象征时间与岁月,反映出生命的短暂。
  • :象征人生的变化,无常与美好。
  • 苔径:象征清幽的环境,寓意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隔窗栖白鹤”意在表达什么? A. 描绘环境
    B. 表达孤独
    C. 表达安静
    D. 以上皆是

  2. “月照何年树”中,月光象征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的美
    D. 以上皆是

  3. 诗人的愿望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隐居安静生活
    C. 旅行四方
    D. 拥有财富

答案:1. D;2. D;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二十二僧》: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诗词对比

    • 《题兴善寺后池》与《鸟鸣涧》
    • 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环境,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注重声音的描写,而卢纶则通过视觉意象展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卢纶诗集》

相关查询

九日梅花 九日子栽筱楼澄秋纯如星五涧泉松樵若虚友渔诸君招同福斋炳如荐秋万象亭登高逮夜会饮亭中即席成此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三 九日谒舜庙 九日扶侍桂坞登高 九日同王张二山人登白塔台书怀 九日向晚西山麓茗坐记散释所语 其二 九日州扭垒中闻吴思恩驻南海堡不得相见奉柬一首 九日述怀写寄余秦袁陆诸乡先达 九日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尧舜 爿字旁的字 甲文 义不主财 至开头的成语 口讲指画 爻字旁的字 争鸡失羊 豸字旁的字 回惊作喜 养家活口 碎辞 曰字旁的字 保家卫国 闯荡 包含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