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上罕岭

《西上罕岭》

时间: 2025-05-11 19:40:53

诗句

此去向南西,山高山复低。

不逢清话客,已觉倦扶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0:53

原文展示:

此去向南西,山高山复低。不逢清话客,已觉倦扶藜。

白话文翻译:

这次出行向南西方向,山又高又低。未曾遇到清谈的朋友,已经感到疲倦地扶着拐杖。

注释:

  • 此去:这次出行。
  • 向南西:朝南西的方向。
  • 山高山复低:形容山势起伏,有高有低。
  • 不逢:没有遇到。
  • 清话客:指谈吐清雅的朋友或旅伴。
  • 已觉倦扶藜:已经感到疲倦,只能靠着拐杖。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清话客”可以理解为一种文人雅士的形象,通常与友人间的高雅对话相关。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旅途孤独与疲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主要以诗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表现旅途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行旅间,反映了在自然景观中,内心的孤独与疲惫,结合了山水的变化与心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西上罕岭》是一首表现旅途心情的诗,诗人在山水之间徘徊,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渴望与孤独的感受。首句“此去向南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具体的空间,诗人正向南西的方向行进,给人以地理上的明确感。而“山高山复低”则形象地描绘了沿途的山势起伏,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变化。

接下来的“不逢清话客”,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人希望在旅途中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感受与经历,但现实却是“已觉倦扶藜”,疲惫感袭来,诗人只能靠着拐杖,显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显得真实动人,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诗作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去向南西:指明诗人出行的方向,给人一种即将踏上旅途的感觉。
  2. 山高山复低:用对比手法,表现山势的复杂与多变,暗示旅途的不易。
  3. 不逢清话客:表达对朋友的渴望,显示出诗人的孤独。
  4. 已觉倦扶藜: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诗人已经疲惫不堪,只能依靠拐杖,传达出深切的疲惫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山高山复低”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与拐杖的意象,分别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渴望与人交谈的心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变化,反映诗人的心境。
  • 拐杖:象征着疲惫与无助,体现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出行方向是哪个?

    • A. 北方
    • B. 南西
    • C. 东方
    • D. 西方
  2. 诗人感到疲倦时依靠什么?

    • A. 树
    • B. 拐杖
    • C. 朋友
    • D. 石头

答案:

  1. B. 南西
  2. B. 拐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著的《西上罕岭》更为简洁,情感更为内敛,杜甫则通过更为宏大的背景展现个人的悲苦,二者都表达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但方式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穷秋对雨 秋园晚沐 题精舍寺 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晖上人)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 秋夜作 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冬六夏 包含然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恪言 亡不旋踵 不教而诛 旧开头的成语 鬼国 尊俎折冲 王字旁的字 专席 中风狂走 子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包含逮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好问则裕 力能扛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