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0:16
曲廊池上竹阑稀。终日锁双扉。隔林鸟声相唤,风物正芳菲。榆荚落,柳绵飞。试罗衣。踏青归晚,胡蝶双双,随入屏帏。
在曲折的廊道上,池塘边竹子稀疏。整天把双扇门锁住。隔着树林传来鸟儿的呼唤,春光正是芳菲时节。榆树的果荚飘落,柳树的绵絮飞扬。试穿轻薄的衣裳,踏青归来的时候,成双的蝴蝶,跟随我走进屏风后。
曾廉(公元1640年-公元1710年),清代诗人,字子贞,号澄庵,生于福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诉衷情·踏青》创作于清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愉悦。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悠闲状态的向往。
这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头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曲廊和池塘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诗人用“曲廊池上竹阑稀”来描绘周围的环境,显示出春日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接着,通过“终日锁双扉”,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外界的渴望。
“隔林鸟声相唤,风物正芳菲”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鸟儿在呼唤,春光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随着“榆荚落,柳绵飞”的描写,诗人进一步营造出春天的氛围,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中飘散的柳絮与榆荚,象征着春天的柔美与轻盈。
最后几句“试罗衣。踏青归晚,胡蝶双双,随入屏帏”,将诗人踏青归来的情景细致描绘,展现了春游的乐趣。蝴蝶的双双飞舞,既是自然的美丽,也是对生活轻松自在的向往,诗人在这一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在春日游玩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宁静和愉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榆荚”是指什么?
A. 柳树的果实
B. 榆树的果实
C. 菊花的果实
D. 桃花的果实
“踏青”指的是什么活动?
A. 春天外出游玩
B. 夏天游泳
C. 秋天登山
D. 冬天滑雪
诗中“胡蝶双双”所象征的是什么?
A. 友谊
B. 爱情与美好
C. 竞争
D.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