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丞相挽诗三首

《李丞相挽诗三首》

时间: 2025-05-04 00:59:30

诗句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30

原文展示:

李丞相挽诗三首 作者:刘子翚 〔宋代〕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白话文翻译:

在艰难的时刻献身,忠诚之心如日月般昭彰。 像尧帝那样引导民众,危机得以缓解,敌人的威胁消散。 回望安定华夏,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被贬南方,谁能辨别诽谤,公正的评价交给草民。

注释:

  • 委质:献身,投身。
  • 精忠:极其忠诚。
  • 日月昭:如日月般明亮,比喻极其显著。
  • 引裾:比喻引导、带领。
  • 尧浸缩:指尧帝治理下,危机得以缓解。
  • 断鞅:斩断马缰,比喻消除威胁。
  • 虏氛消:敌人的威胁消散。
  • 顾眄:回望,回顾。
  • 诸夏:指华夏,中国。
  • 风声动一朝: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被贬到南方。
  • 辨谤:辨别诽谤。
  • 公论付刍尧:公正的评价交给普通百姓。

诗词背景: 刘子翚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忠诚、爱国之情。这首诗是为李丞相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李丞相在艰难时刻展现的忠诚和贡献的赞扬,以及对其遭遇不公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赞颂了李丞相在国家艰难时刻的忠诚和贡献。诗中“精忠日月昭”一句,直接表达了李丞相的忠诚如日月般昭彰,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引裾尧浸缩”和“断鞅虏氛消”等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李丞相在国家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李丞相遭遇不公的同情,认为公正的评价应由百姓来给予,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的追求和对李丞相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 首句“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直接点明了李丞相在艰难时刻的忠诚,用“日月昭”来比喻其忠诚的显著。
  •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通过典故,形象地描述了李丞相在国家危机中的作用,既引导民众,又消除了敌人的威胁。
  •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回顾了李丞相安定华夏的功绩,其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表达了对李丞相遭遇不公的同情,认为公正的评价应由百姓来给予。

意象分析:

  • “日月昭”:比喻忠诚显著。
  • “引裾”:比喻引导、带领。
  • “断鞅”:比喻消除威胁。
  • “顾眄”:回望,回顾。
  • “诸夏”:指华夏,中国。
  • “风声动一朝”: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被贬到南方。
  • “辨谤”:辨别诽谤。
  • “公论付刍尧”:公正的评价交给普通百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精忠日月昭”一句,用来比喻什么? A. 忠诚显著 B. 智慧高超 C. 力量强大 D. 品德高尚

  2. “引裾尧浸缩”中的“引裾”是什么意思? A. 引导 B. 斩断 C. 回顾 D. 安定

  3. 诗中“南迁谁辨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同情 C. 喜悦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蜀相》: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贡献。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蜀相》对比,两者都赞颂了忠诚和贡献,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感慨。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陆游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刘子翚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寝喜成 芍药花二首 其二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 湖边夜兴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晓出海会过新溪渡 宿西菩山明智寺诗 送叶正则秘郎参议湖北帅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絶顶 推贤逊能 同流合污 几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省烦从简 千了百了 儒士成林 耗资 细枝末节 愚迷不悟 攴字旁的字 韵响 川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