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8:44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作者: 韩元吉
一水赴壑如奔雷,
两山壁立坚谁开。
山高石限水不去,
万古斗怒何轰豗。
盘涡散作钟与釜,
往往石上相萦回。
泓渟岁久深莫测,
人言海眼良可猜。
不知蛟龙底无用,
局促石窦直穷哉。
未能九土霈一雨,
尚与千里清炎埃。
往时金虯坠玉简,
中使奉诏从天来。
百年旧事今寂寞,
但有雪浪飞崔嵬。
杜鹃花开兰正发,
双阙万丈晴云堆。
寒声彻耳心骨爽,
凌风一上吹笙台。
这首诗描绘了龙潭瀑布的壮丽景象。开头说水流如同雷鸣般奔涌而下,面对高耸的两山,谁能够开辟出一条通路呢?山高石坚,水流无法离去,万古以来的斗争声似乎依旧震耳欲聋。水流在盘旋中形成了像钟、釜一样的漩涡,时常在石头上缠绕回旋。深潭多年积水,深不可测,有人说那是海眼,似乎可以揣测其奥秘。不知道蛟龙在这里是否真的有用,局促的石窦似乎没有尽头。即使没有降雨,仍然与千里之外的尘埃清相伴。往昔金虯曾坠落玉简,中使奉诏而来。百年的旧事如今已寂寞无声,只有雪浪在崔嵬的山峰上飞舞。杜鹃花开,兰花也正茂盛,双阙高耸入云,晴空中堆积着白云。寒冷的声音入耳,令人心骨爽朗,迎风而上,仿佛在吹奏笙乐。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中,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古代传说的向往。在宋代,山水诗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这首诗以龙潭瀑布为主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首联“ 一水赴壑如奔雷”,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急速与震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下来的“ 两山壁立坚谁开”,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高耸的山峦,表现出自然的险峻与不可逾越。
诗中通过多种意象,如“ 盘涡”、“ 钟与釜”、“ 深莫测”等,表现了水的流动和深邃,同时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在描绘壮丽景象的同时,亦流露出对古老传说的思考,提到“ 金虯”和“ 玉简”,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几句,诗人以“寒声彻耳心骨爽”结束,表达了自然的清新与舒畅,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哲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水赴壑如奔雷”中,“壑”指的是:
A. 山谷
B. 河流
C. 平原
“金虯”在诗中象征:
A. 文人
B. 神秘的生物
C. 战士
本诗主要描写的是:
A. 城市
B. 自然景观
C. 人生哲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