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3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39:56
次韵务观城西书事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川摇百艇陆千车,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儿歌妇笑总呦哑。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乱中避难的人们。江面上摇曳着数百只小船,陆地上行驶着千辆车,大多数是从淮南地区逃难而来的家庭。黄纸的赦令发出,戎马离去,然而孩子们的歌声和妇女的笑声却总显得沉默无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澄斋,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擅长诗歌,尤其是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战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民生苦难的深切关注。诗中描绘的场景是许多家庭因战乱而逃离故土,表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河与陆地上的逃难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开篇的“川摇百艇,陆千车”营造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图景,表明了人们为逃避战乱而纷纷出行的迫切心情。接着“多是淮南避地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逃难者的身份和背景,唤起读者的同情与关注。
“黄纸赦来戎马去”一句,揭示了在局势稍有缓和后,官方的赦免令为百姓带来的希望。然而,尽管战马已去,诗中却通过“儿歌妇笑总呦哑”的描写,揭示了在战争阴影下,民众内心的无奈和沉重。虽然表面上看似恢复了平静,但内心的创伤与苦难仍未愈合,体现了深刻的人道关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动与静、苦与乐的强烈反差,使得诗意愈加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战乱带来的苦难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传递了对人道关怀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表现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川摇百艇”指的是:
A. 河边的船只
B. 打鱼的人
C. 逃难的小船
D. 商船
“儿歌妇笑总呦哑”中的“呦哑”意指:
A. 声音洪亮
B. 沉默无声
C. 嬉闹的声音
D. 哭泣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黄纸赦”象征:
A. 战争的胜利
B. 和平的恢复
C. 对百姓的安慰
D. 政权的更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