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5-06 02:00:46

诗句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

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6

原文展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 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白话文翻译:

金屋辉煌如同九天之上的宫殿,日夜歌舞,美艳如同神仙。 平常人只知道西湖的美好,却不知道淮南才是边疆的尽头。

注释:

  • 金屋:指华丽的宫殿。
  •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 九天:古代传说中的天界最高层。
  • 朝歌夜舞:形容日夜歌舞不断。
  • 艳神仙:形容歌舞之美,如同神仙一般。
  • 寻常:平常,普通。
  • 只道:只知道。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以其美景著称。
  • 不识:不知道。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这里特指边疆地区。
  • 极边:边疆的尽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可能创作于宋代末年,当时国家动荡,边疆多事,诗人通过对比西湖与淮南,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通过对西湖与淮南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在宋代,淮南地区常受外患侵扰,而西湖则以其美景闻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金屋辉煌、朝歌夜舞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诗的后两句却突然转折,指出普通人只知道西湖的美景,却忽略了淮南作为边疆的重要性。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们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忽视,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诗中“金屋煌煌”与“不识淮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屋煌煌丽九天”:描绘宫殿的辉煌,如同天上的宫殿,极言其华丽。
  • “朝歌夜舞艳神仙”:形容宫廷中日夜歌舞,美艳如同神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
  • “寻常只道西湖好”:指出普通人只知道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景的欣赏。
  • “不识淮南是极边”:转折指出人们忽略了淮南作为边疆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西湖与淮南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
  • 夸张:“金屋煌煌丽九天”夸张地描绘了宫殿的辉煌。
  • 拟人:“艳神仙”将歌舞之美拟人化,形容其美艳如同神仙。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与边疆安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诗人提醒人们不应只沉溺于美景之中,而应关注国家的边疆安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屋:华丽的宫殿,象征着宫廷的奢华。
  • 九天:天界最高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西湖:美景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淮南:边疆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边疆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屋煌煌丽九天”中的“煌煌”形容的是什么? A. 宫殿的辉煌 B. 歌舞的美艳 C. 西湖的美景 D. 淮南的边疆

  2. 诗中“不识淮南是极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西湖美景的欣赏 B. 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C. 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D. 对歌舞升平的赞美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认识。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汪元量此诗对比,前者着重描绘西湖美景,后者则通过对比西湖与淮南,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欧职相士谒书诣梁权郡诗以代之 杨妃牡丹 次韵探梅首尾吟 壬寅元日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即事十首 山行 次韵酬戴式之 舟次严陵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设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敢作敢为 泰来否往 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悠悠伏枕 爿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多闻强记 集云台 一字旁的字 寥寥可数 蚕姬 皮松肉紧 鬲字旁的字 白结尾的成语 山水韵 水软山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