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4:12
宇宙虽遐,古今若寄。
高深何物,天地所遗。
水山之閒,是当有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余及水山,与亭为四。
形则万殊,情本一致。
幽谷相求,玄迹多秘。
退而寻之,乃获其至。
宇宙虽然辽阔,古今之间却像是寄居。
什么是高深呢?那是天地所遗留的。
水与山之间,应该有不同之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
我与水山,仿佛是四者的一个整体。
形状各异,但情感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幽谷中相互追求,隐藏的踪迹有很多奥秘。
退一步去寻找,才会得到它的真谛。
作者介绍:郭之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哲思。
创作背景:在明代,士人多有隐居山水之间的倾向,反映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本诗应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山水之閒》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深邃,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便以“宇宙虽遐,古今若寄”引出主题,强调了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短暂,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接下来的“水山之閒,是当有异”,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水与山的交融中展现出不同的意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引入了主观与客观的讨论,强调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这种哲学的思考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去探索其内涵。
最后,诗人通过“幽谷相求,玄迹多秘”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深邃,暗示了对真理的追寻。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有力,而在内容上则深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士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索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对自然的理解与哲学思考,最终引导读者去追寻更深的内涵与真理。
诗词测试:
诗中“宇宙虽遐”的意思是:
A. 宇宙是非常遥远的
B. 宇宙是非常广阔的
C. 宇宙是非常复杂的
答案:B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表达了:
A. 人的看法各异
B. 人的情感相同
C. 自然景色的变化
答案:A
诗中“幽谷”象征着:
A. 自然的美丽
B. 隐秘的思考与追求
C. 人生的烦恼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