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酬子之孟见赠

《次韵酬子之孟见赠》

时间: 2025-05-10 10:17:06

诗句

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06

原文展示

次韵酬子之孟见赠
张镃〔宋代〕
相逢未问有诗新,
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
翰林憔悴少陵贫。

白话文翻译

在相遇时未曾询问对方是否有新的诗作,
我明白的却是知音非常稀少。
不要怪世间的人们多不喜欢诗,
因为翰林的潦倒与少陵的贫困。

注释

  • 相逢:相遇、见面。
  • 未问:没有询问。
  • 识得:了解、知道。
  • 全然:完全、全然。
  • 少得人:知音少,能理解自己的人少。
  • 莫怪:不要怪。
  • 世间:世俗的社会。
  • 多不爱:很多人对诗不感兴趣。
  • 翰林:指文人、士大夫。
  • 憔悴:形容憔悴、苍白的样子。
  • 少陵:指王维,少陵是他的号。

典故解析

“翰林”指古代的文人或学者,特别是那些在朝廷任职的文官;“少陵”是王维的号,他以诗名世。诗中提到的“翰林憔悴”与“少陵贫”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困境与悲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地位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生活感受为题材,语言简练而意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镃与孟见的交往中,表达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世俗对诗歌冷淡态度的无奈。

诗歌鉴赏

张镃在《次韵酬子之孟见赠》中,通过与孟见的互动,表现出对诗歌与诗人身份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文人形象,尽管与人相遇,却没有人关心自己的诗作,显示出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与冷漠。后两句“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则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上对诗歌的漠视与不理解,与诗人自身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切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自身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相逢未问有诗新:在相遇时,我没有询问你是否有新的诗作。
    • 识得全然少得人:我明白,能够理解我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 莫怪世间多不爱:不要责怪世间的人对诗歌不感兴趣。
    • 翰林憔悴少陵贫:因为文人们常常处于潦倒的状态,像王维那样的少陵诗人也生活得贫困。
  •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未问”与“全然少得人”的对比,突出文人之间的孤独感;“多不爱”与“翰林憔悴,少陵贫”的呼应,强调了诗人与社会的隔阂。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知音稀缺的哀叹与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体现出诗人在艰难困境中的坚持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翰林:象征文人地位与社会责任。
  • 少陵:象征诗歌的高尚与诗人内心的追求。
  • 憔悴与贫:代表了文人生活的艰辛与理想的破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 A. 王维
    • B. 张镃
    • C. 杜甫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王维
    • C. 李白
    • D. 白居易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家庭的眷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张镃与王维的作品都探讨了文人身份的孤独与社会的冷漠,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张镃则更多地关注知音的稀缺与自我价值的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文人对社会的敏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题沈氏废园 满庭芳 和人潼关 满庭芳 其二 自述 满庭芳 赴登州黄箓大醮 满庭芳 得真乐 满庭芳 书赏花卷 满庭芳 次筠邻主人咏絮原韵 满庭芳 题瑴庵填词第三图 满庭芳•太平花,依程垓体 满庭芳 其六 无声还邺城赋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敢勇当先 日字旁的字 版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如雷灌耳 用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或则 人心隔肚皮 真气 包含跣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笨重 玩弄词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联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