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06
次韵酬子之孟见赠
张镃〔宋代〕
相逢未问有诗新,
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
翰林憔悴少陵贫。
在相遇时未曾询问对方是否有新的诗作,
我明白的却是知音非常稀少。
不要怪世间的人们多不喜欢诗,
因为翰林的潦倒与少陵的贫困。
“翰林”指古代的文人或学者,特别是那些在朝廷任职的文官;“少陵”是王维的号,他以诗名世。诗中提到的“翰林憔悴”与“少陵贫”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困境与悲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地位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生活感受为题材,语言简练而意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镃与孟见的交往中,表达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世俗对诗歌冷淡态度的无奈。
张镃在《次韵酬子之孟见赠》中,通过与孟见的互动,表现出对诗歌与诗人身份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文人形象,尽管与人相遇,却没有人关心自己的诗作,显示出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与冷漠。后两句“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则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上对诗歌的漠视与不理解,与诗人自身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切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自身命运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未问”与“全然少得人”的对比,突出文人之间的孤独感;“多不爱”与“翰林憔悴,少陵贫”的呼应,强调了诗人与社会的隔阂。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知音稀缺的哀叹与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体现出诗人在艰难困境中的坚持与无奈。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镃与王维的作品都探讨了文人身份的孤独与社会的冷漠,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张镃则更多地关注知音的稀缺与自我价值的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文人对社会的敏感与思考。